一段知青路,一世草原情。7月25日,128名满载着故土乡情的北京知青们回到了扎鲁特旗——阔别了56年的第二故乡,再次踏上他们曾经播散过青春和热血的这片热土,重温光辉峥嵘岁月、再叙民族团结情谊、感受家乡发展变化、绘就交往交流交融新篇。
突出主线 有形有感有效开展活动
7月25日上午,原扎鲁特旗香山公社永乐屯的北京下乡知青李振常及亲属到市政协文史馆捐赠记录了扎鲁特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期的影像资料。此次提供的334张影像资料涉及方方面面,极大地丰富了馆藏资料。
7月26日,北京知青及家属分别赶赴他们曾经学习、生活、奋斗过的地方——鲁北镇、香山镇及巨日合镇。他们通过召开北京知青重返第二故乡座谈会、走村入户,在走、看、谈中亲身感受“第二故乡”的发展与变化。回味着56年的岁月,亲切交谈,感慨如今蓬勃的发展,纷纷心潮澎湃。
润物无声 京蒙团结携手一家亲
7月26日,来自北京的青少年儿童(知青后代)来到扎鲁特旗鲁北第二小学开展假期研学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切实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进一步促进了各民族青少年儿童相互交往、交融、交流,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为了增进北京和草原儿女之间的浓浓情谊,晚19时,“56载民族团结情 塞外草原连北京”文艺演出在扎鲁特旗宣传文化中心举行。活动现场,一首首优美动听的歌曲,一幕幕精彩绝伦的演出,将知青们瞬间带回到那段往事,掀起一轮又一轮的回忆热潮。
7月28日上午,“56载民族团结情 塞外草原连北京”暨扎鲁特旗北京知青纪念馆建馆3周年庆祝活动在巨日合镇举行。纪念馆是民族团结的实践者、见证者,也是传承者,它记录了从1968年至1978年扎鲁特旗前后接收的705名北京知青与各民族群众携手奋斗的故事和场景,承载着他们的青春记忆和奋斗精神。
创新举措 汇聚民族团结奋斗力量
吃水不忘挖井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多年来,知青前辈们初心不改,始终如一惦记、关心、支持第二故乡发展。7 月 28 日下午,扎鲁特旗与北京知青商务洽谈团交流推介会召开,与会人员围绕支持家乡建设等方面进行热烈交流,知青们均表示将齐心协力为扎鲁特的发展搭桥铺路,为扎鲁特旗经济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知青,一代人的生命印记,一个时期的历史符号。时光流逝,一晃就是半个世纪的光阴。那段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在众多50后、60后心灵深处,依然刻骨铭心,难以忘怀。如今,故乡地肥了,水美了,人们生活富裕了。一切都变了,但只有那壶装满草原情的老酒越酿越醇香……
56载民族团结情 塞外草原连北京记128名北京知青阔别56载回访“第二故乡”扎鲁特旗, 一段知青路,一世草原情。7月25日,128名满载着故土乡情的北京知青们回到了扎鲁特旗——阔别了56年的第二故乡,再次踏上他们曾经播散过青春和热血的这片热土,重温光辉峥嵘岁月、再叙民族团结情谊、感受家乡发展变化、绘就交往交流交融新篇。突出主线 有形有感有效开展活动7月25日上午,原扎鲁特旗香山公社永乐屯的北京下乡知青李振常及亲属到市政协文史馆捐赠记录了扎鲁特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期的影像资料。此次提供的334张影像资料涉及方方面面,极大地丰富了馆藏资料。7月26日,北京知青及家属分别赶赴他们曾经学习、生活、奋斗过的地方——鲁北镇、香山镇及巨日合镇。他们通过召开北京知青重返第二故乡座谈会、走村入户,在走、看、谈中亲身感受“第二故乡”的发展与变化。回味着56年的岁月,亲切交谈,感慨如今蓬勃的发展,纷纷心潮澎湃。润物无声 京蒙团结携手一家亲7月26日,来自北京的青少年儿童(知青后代)来到扎鲁特旗鲁北第二小学开展假期研学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切实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进一步促进了各民族青少年儿童相互交往、交融、交流,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为了增进北京和草原儿女之间的浓浓情谊,晚19时,“56载民族团结情 塞外草原连北京”文艺演出在扎鲁特旗宣传文化中心举行。活动现场,一首首优美动听的歌曲,一幕幕精彩绝伦的演出,将知青们瞬间带回到那段往事,掀起一轮又一轮的回忆热潮。7月28日上午,“56载民族团结情 塞外草原连北京”暨扎鲁特旗北京知青纪念馆建馆3周年庆祝活动在巨日合镇举行。纪念馆是民族团结的实践者、见证者,也是传承者,它记录了从1968年至1978年扎鲁特旗前后接收的705名北京知青与各民族群众携手奋斗的故事和场景,承载着他们的青春记忆和奋斗精神。创新举措 汇聚民族团结奋斗力量吃水不忘挖井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多年来,知青前辈们初心不改,始终如一惦记、关心、支持第二故乡发展。7 月 28 日下午,扎鲁特旗与北京知青商务洽谈团交流推介会召开,与会人员围绕支持家乡建设等方面进行热烈交流,知青们均表示将齐心协力为扎鲁特的发展搭桥铺路,为扎鲁特旗经济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知青,一代人的生命印记,一个时期的历史符号。时光流逝,一晃就是半个世纪的光阴。那段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在众多50后、60后心灵深处,依然刻骨铭心,难以忘怀。如今,故乡地肥了,水美了,人们生活富裕了。一切都变了,但只有那壶装满草原情的老酒越酿越醇香……
一段知青路,一世草原情。7月25日,128名满载着故土乡情的北京知青们回到了扎鲁特旗——阔别了56年的第二故乡,再次踏上他们曾经播散过青春和热血的这片热土,重温光辉峥嵘岁月、再叙民族团结情谊、感受家乡发展变化、绘就交往交流交融新篇。
突出主线 有形有感有效开展活动
7月25日上午,原扎鲁特旗香山公社永乐屯的北京下乡知青李振常及亲属到市政协文史馆捐赠记录了扎鲁特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期的影像资料。此次提供的334张影像资料涉及方方面面,极大地丰富了馆藏资料。
7月26日,北京知青及家属分别赶赴他们曾经学习、生活、奋斗过的地方——鲁北镇、香山镇及巨日合镇。他们通过召开北京知青重返第二故乡座谈会、走村入户,在走、看、谈中亲身感受“第二故乡”的发展与变化。回味着56年的岁月,亲切交谈,感慨如今蓬勃的发展,纷纷心潮澎湃。
润物无声 京蒙团结携手一家亲
7月26日,来自北京的青少年儿童(知青后代)来到扎鲁特旗鲁北第二小学开展假期研学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切实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进一步促进了各民族青少年儿童相互交往、交融、交流,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为了增进北京和草原儿女之间的浓浓情谊,晚19时,“56载民族团结情 塞外草原连北京”文艺演出在扎鲁特旗宣传文化中心举行。活动现场,一首首优美动听的歌曲,一幕幕精彩绝伦的演出,将知青们瞬间带回到那段往事,掀起一轮又一轮的回忆热潮。
7月28日上午,“56载民族团结情 塞外草原连北京”暨扎鲁特旗北京知青纪念馆建馆3周年庆祝活动在巨日合镇举行。纪念馆是民族团结的实践者、见证者,也是传承者,它记录了从1968年至1978年扎鲁特旗前后接收的705名北京知青与各民族群众携手奋斗的故事和场景,承载着他们的青春记忆和奋斗精神。
创新举措 汇聚民族团结奋斗力量
吃水不忘挖井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多年来,知青前辈们初心不改,始终如一惦记、关心、支持第二故乡发展。7 月 28 日下午,扎鲁特旗与北京知青商务洽谈团交流推介会召开,与会人员围绕支持家乡建设等方面进行热烈交流,知青们均表示将齐心协力为扎鲁特的发展搭桥铺路,为扎鲁特旗经济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知青,一代人的生命印记,一个时期的历史符号。时光流逝,一晃就是半个世纪的光阴。那段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在众多50后、60后心灵深处,依然刻骨铭心,难以忘怀。如今,故乡地肥了,水美了,人们生活富裕了。一切都变了,但只有那壶装满草原情的老酒越酿越醇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