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凝心铸魂工程,在强化理论武装中贯穿主线。贯穿干部教育。制定《2024年全旗干部教育培训主体班次计划》,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干部教育培训必修课,保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时占比不低于干部教育培训总课时的 20%,举办全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轮训班,累计培训干部1300余人次。贯穿党员教育。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方式,组织广大党员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建篇”“民族篇”“内蒙古篇”,要求基层党组织每年至少组织1次专题学习交流,推动“三个离不开”“四个共同”“四个与共”“五个认同”入脑入心。贯穿群众教育。认真贯彻自治区《关于常态化开展“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群众教育的指导意见》,印发《“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辅导读本2000余册,常态化开展“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主题宣讲160余场次,同步开展线上线下领学送学促学活动30余次,覆盖群众 5万余人次。
实施选贤任能工程,在干部人才培育中把握主线。强化政治素质考察。坚持把“四个特别”作为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的重要内容,树立以事察人工作理念,结合干部动议考察、无任用调研、年轻干部专题调研等,做实正反向测评、多元谈话了解,多维度考实考准干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情况。强化领导班子建设。突出贯彻主线的政治要求和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的实践要求,牢固树立鲜明选人用人导向,把懂不懂民族工作、会不会搞民族团结作为干部选用的重要标准,加强各族干部的系统培养和交流使用。今年以来,累计提拔、平级交流干部140名。强化各类人才集聚。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全旗人才发展布局,作为“乌审英才”评选、事业单位高层次和紧缺专业人才引进的重要指标,列入负面清单、实行“一票否决”。深入落实“一人一策”人才跟踪培养、优秀年轻干部“导师制”培育、党政领导联系服务高层次专家人才等制度机制,加强人才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
实施先锋引领工程,在建强基层堡垒中突出主线。坚持示范引领。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坚强堡垒“模范”支部创建全过程,作为发展党员、“两优一先”评选表彰的重要标准,全领域评定堡垒支部111个、坚强堡垒支部40个、坚强堡垒“模范”支部2个,推荐评选“两优一先”旗级50个、市级10个、自治区级2个。深化党建引领。结合推广“党建统领、共富共享”模式,将贯彻工作主线作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要工作内容,持续打造共享餐厅、共享菜园、共享课堂等项目,开展“邻里日、网格日”等群众活动,落细落实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双报到、双报告、双管理、双考核”等工作机制,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两个功能”。压实政治责任。把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作为党委(党组)全面从严治党、抓党建述职评议等考核的重要内容。结合机构改革工作,推动各地各部门把全面贯彻主线写入“三定”规定,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自觉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定维护者和忠实践行者。
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组织工作全过程, 实施凝心铸魂工程,在强化理论武装中贯穿主线。贯穿干部教育。制定《2024年全旗干部教育培训主体班次计划》,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干部教育培训必修课,保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时占比不低于干部教育培训总课时的 20%,举办全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轮训班,累计培训干部1300余人次。贯穿党员教育。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方式,组织广大党员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建篇”“民族篇”“内蒙古篇”,要求基层党组织每年至少组织1次专题学习交流,推动“三个离不开”“四个共同”“四个与共”“五个认同”入脑入心。贯穿群众教育。认真贯彻自治区《关于常态化开展“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群众教育的指导意见》,印发《“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辅导读本2000余册,常态化开展“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主题宣讲160余场次,同步开展线上线下领学送学促学活动30余次,覆盖群众 5万余人次。实施选贤任能工程,在干部人才培育中把握主线。强化政治素质考察。坚持把“四个特别”作为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的重要内容,树立以事察人工作理念,结合干部动议考察、无任用调研、年轻干部专题调研等,做实正反向测评、多元谈话了解,多维度考实考准干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情况。强化领导班子建设。突出贯彻主线的政治要求和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的实践要求,牢固树立鲜明选人用人导向,把懂不懂民族工作、会不会搞民族团结作为干部选用的重要标准,加强各族干部的系统培养和交流使用。今年以来,累计提拔、平级交流干部140名。强化各类人才集聚。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全旗人才发展布局,作为“乌审英才”评选、事业单位高层次和紧缺专业人才引进的重要指标,列入负面清单、实行“一票否决”。深入落实“一人一策”人才跟踪培养、优秀年轻干部“导师制”培育、党政领导联系服务高层次专家人才等制度机制,加强人才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实施先锋引领工程,在建强基层堡垒中突出主线。坚持示范引领。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坚强堡垒“模范”支部创建全过程,作为发展党员、“两优一先”评选表彰的重要标准,全领域评定堡垒支部111个、坚强堡垒支部40个、坚强堡垒“模范”支部2个,推荐评选“两优一先”旗级50个、市级10个、自治区级2个。深化党建引领。结合推广“党建统领、共富共享”模式,将贯彻工作主线作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要工作内容,持续打造共享餐厅、共享菜园、共享课堂等项目,开展“邻里日、网格日”等群众活动,落细落实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双报到、双报告、双管理、双考核”等工作机制,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两个功能”。压实政治责任。把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作为党委(党组)全面从严治党、抓党建述职评议等考核的重要内容。结合机构改革工作,推动各地各部门把全面贯彻主线写入“三定”规定,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自觉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定维护者和忠实践行者。
实施凝心铸魂工程,在强化理论武装中贯穿主线。贯穿干部教育。制定《2024年全旗干部教育培训主体班次计划》,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干部教育培训必修课,保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时占比不低于干部教育培训总课时的 20%,举办全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轮训班,累计培训干部1300余人次。贯穿党员教育。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方式,组织广大党员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建篇”“民族篇”“内蒙古篇”,要求基层党组织每年至少组织1次专题学习交流,推动“三个离不开”“四个共同”“四个与共”“五个认同”入脑入心。贯穿群众教育。认真贯彻自治区《关于常态化开展“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群众教育的指导意见》,印发《“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辅导读本2000余册,常态化开展“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主题宣讲160余场次,同步开展线上线下领学送学促学活动30余次,覆盖群众 5万余人次。
实施选贤任能工程,在干部人才培育中把握主线。强化政治素质考察。坚持把“四个特别”作为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的重要内容,树立以事察人工作理念,结合干部动议考察、无任用调研、年轻干部专题调研等,做实正反向测评、多元谈话了解,多维度考实考准干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情况。强化领导班子建设。突出贯彻主线的政治要求和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的实践要求,牢固树立鲜明选人用人导向,把懂不懂民族工作、会不会搞民族团结作为干部选用的重要标准,加强各族干部的系统培养和交流使用。今年以来,累计提拔、平级交流干部140名。强化各类人才集聚。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全旗人才发展布局,作为“乌审英才”评选、事业单位高层次和紧缺专业人才引进的重要指标,列入负面清单、实行“一票否决”。深入落实“一人一策”人才跟踪培养、优秀年轻干部“导师制”培育、党政领导联系服务高层次专家人才等制度机制,加强人才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
实施先锋引领工程,在建强基层堡垒中突出主线。坚持示范引领。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坚强堡垒“模范”支部创建全过程,作为发展党员、“两优一先”评选表彰的重要标准,全领域评定堡垒支部111个、坚强堡垒支部40个、坚强堡垒“模范”支部2个,推荐评选“两优一先”旗级50个、市级10个、自治区级2个。深化党建引领。结合推广“党建统领、共富共享”模式,将贯彻工作主线作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要工作内容,持续打造共享餐厅、共享菜园、共享课堂等项目,开展“邻里日、网格日”等群众活动,落细落实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双报到、双报告、双管理、双考核”等工作机制,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两个功能”。压实政治责任。把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作为党委(党组)全面从严治党、抓党建述职评议等考核的重要内容。结合机构改革工作,推动各地各部门把全面贯彻主线写入“三定”规定,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自觉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定维护者和忠实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