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妇联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充分发挥妇联组织优势,以开展“石榴籽—巾帼心向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五项行动为载体,做到全市妇联系统创建目标清晰统一、创建步调协调一致、创建力量同频共振,形成上下联动的创建大格局,促进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为通辽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凝聚巾帼智慧,贡献巾帼力量。
“石榴籽”+巾帼铸魂行动,在思想政治引领中突出主线。举办“石榴花开心向党 民族团结一家亲”为主题的纪念大会和“石榴籽—巾帼心向党”助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启动仪式,向全市广大妇女同胞发出倡议,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助力添彩。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十百千万北疆巾帼大宣讲”156场次,受众2300余人;开展“民族政策宣传月”主题党日活动9场次,受众1000余人。组建“党员额吉”巾帼宣讲团,持续开展宣传宣讲,举办《追寻家乡记忆,汲取初心力量》系列线上宣讲活动3场次,录制宣讲视频8个,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栏发布信息20条,其中《石榴花开映北疆 民族团结共芬芳》宣讲视频被学习强国采用。
“石榴籽”+巾帼建功行动,在助力高质量发展中紧扣主线。围绕中华传统文化技艺、家政技能、直播(电商)等领域开展技能培训150期,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妇女技能培训第一讲,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引导广大妇女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四个与共”,不断增强“五个认同”。重点关注应往届女大学生、返乡女农牧民等重点就业群体,搭建服务平台,助力就业创业,通过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直播带岗、官微推荐就业岗位等方式,组织招聘活动30余场次,提供就业岗位1.5万余个。
“石榴籽”+巾帼文明行动,在家庭家风家教建设中贯穿主线。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家庭活动,创新方式和载体,丰富发展新时代家风家教内涵,挖掘、树立、宣传群众身边民族团结进步家庭事迹。在全市开展“最美家庭”故事会、好家风好家训宣讲、最美故事宣讲等活动141场次,在寻找“最美家庭”活动中参与人数达4377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开展亲子阅读、亲子观展、开学第一课等家庭教育互动活动56场次,切实增强广大家庭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石榴籽”+巾帼暖情行动,在维权关爱服务中体现主线。发挥妇联的“联”字优势,着力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开展“党员额吉”志愿服务行动,全市3470名“党员额吉”结对帮扶3496名困境儿童。“党员额吉”志愿服务项目入选全国妇联组织部编写的《妇联组织建设改革“破难行动”创新案例》,“党员额吉”形象大使王爱林成为《中国妇女》杂志封面人物,“党员额吉”活动在中国妇女报、学习强国等各级媒体报道。启动“健康通辽 母亲行动”,举办健康知识讲座835场次,4.4万余人受益,义诊咨询体检3.3万余人,免费发放价值21.5万元的药品,并为京环环境卫生服务有限公司环卫女工捐赠价值24万元的体检卡。开展“两癌”免费筛查和救助项目宣传、组织和发动工作,分别完成5.8万人次农村牧区适龄妇女宫颈癌、乳腺癌免费检查,有力保障了广大妇女的生命健康。启动通辽市“巾帼普法乡村行”活动,组织旗县市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普法活动17场次。与市律协联合深入基层开展“百名女律师百场法治公益巡讲”活动7场次,参与妇女群众450余人。
“石榴籽”+巾帼强基行动,在深化妇联改革中落实主线。通辽市妇联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积极探索妇女儿童事业发展新路径,延伸工作触角,加强阵地建设,与通辽职业学院签订框架合作协议,联合建立“通辽市女性素质提升教育基地”“通辽市女大学生就业创业实习实践基地”和“通辽市皓日沁巧娘文创基地”,建立全区首家高校妇联——通辽职业学院妇联,进一步推进全市妇女儿童工作高质量发展。
巾帼聚力心向党 石榴花开耀北疆 | 通辽市妇联“五项行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走深走实, 通辽市妇联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充分发挥妇联组织优势,以开展“石榴籽—巾帼心向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五项行动为载体,做到全市妇联系统创建目标清晰统一、创建步调协调一致、创建力量同频共振,形成上下联动的创建大格局,促进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为通辽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凝聚巾帼智慧,贡献巾帼力量。“石榴籽”+巾帼铸魂行动,在思想政治引领中突出主线。举办“石榴花开心向党 民族团结一家亲”为主题的纪念大会和“石榴籽—巾帼心向党”助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启动仪式,向全市广大妇女同胞发出倡议,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助力添彩。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十百千万北疆巾帼大宣讲”156场次,受众2300余人;开展“民族政策宣传月”主题党日活动9场次,受众1000余人。组建“党员额吉”巾帼宣讲团,持续开展宣传宣讲,举办《追寻家乡记忆,汲取初心力量》系列线上宣讲活动3场次,录制宣讲视频8个,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栏发布信息20条,其中《石榴花开映北疆 民族团结共芬芳》宣讲视频被学习强国采用。“石榴籽”+巾帼建功行动,在助力高质量发展中紧扣主线。围绕中华传统文化技艺、家政技能、直播(电商)等领域开展技能培训150期,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妇女技能培训第一讲,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引导广大妇女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四个与共”,不断增强“五个认同”。重点关注应往届女大学生、返乡女农牧民等重点就业群体,搭建服务平台,助力就业创业,通过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直播带岗、官微推荐就业岗位等方式,组织招聘活动30余场次,提供就业岗位1.5万余个。“石榴籽”+巾帼文明行动,在家庭家风家教建设中贯穿主线。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家庭活动,创新方式和载体,丰富发展新时代家风家教内涵,挖掘、树立、宣传群众身边民族团结进步家庭事迹。在全市开展“最美家庭”故事会、好家风好家训宣讲、最美故事宣讲等活动141场次,在寻找“最美家庭”活动中参与人数达4377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开展亲子阅读、亲子观展、开学第一课等家庭教育互动活动56场次,切实增强广大家庭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石榴籽”+巾帼暖情行动,在维权关爱服务中体现主线。发挥妇联的“联”字优势,着力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开展“党员额吉”志愿服务行动,全市3470名“党员额吉”结对帮扶3496名困境儿童。“党员额吉”志愿服务项目入选全国妇联组织部编写的《妇联组织建设改革“破难行动”创新案例》,“党员额吉”形象大使王爱林成为《中国妇女》杂志封面人物,“党员额吉”活动在中国妇女报、学习强国等各级媒体报道。启动“健康通辽 母亲行动”,举办健康知识讲座835场次,4.4万余人受益,义诊咨询体检3.3万余人,免费发放价值21.5万元的药品,并为京环环境卫生服务有限公司环卫女工捐赠价值24万元的体检卡。开展“两癌”免费筛查和救助项目宣传、组织和发动工作,分别完成5.8万人次农村牧区适龄妇女宫颈癌、乳腺癌免费检查,有力保障了广大妇女的生命健康。启动通辽市“巾帼普法乡村行”活动,组织旗县市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普法活动17场次。与市律协联合深入基层开展“百名女律师百场法治公益巡讲”活动7场次,参与妇女群众450余人。“石榴籽”+巾帼强基行动,在深化妇联改革中落实主线。通辽市妇联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积极探索妇女儿童事业发展新路径,延伸工作触角,加强阵地建设,与通辽职业学院签订框架合作协议,联合建立“通辽市女性素质提升教育基地”“通辽市女大学生就业创业实习实践基地”和“通辽市皓日沁巧娘文创基地”,建立全区首家高校妇联——通辽职业学院妇联,进一步推进全市妇女儿童工作高质量发展。
通辽市妇联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充分发挥妇联组织优势,以开展“石榴籽—巾帼心向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五项行动为载体,做到全市妇联系统创建目标清晰统一、创建步调协调一致、创建力量同频共振,形成上下联动的创建大格局,促进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为通辽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凝聚巾帼智慧,贡献巾帼力量。
“石榴籽”+巾帼铸魂行动,在思想政治引领中突出主线。举办“石榴花开心向党 民族团结一家亲”为主题的纪念大会和“石榴籽—巾帼心向党”助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启动仪式,向全市广大妇女同胞发出倡议,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助力添彩。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十百千万北疆巾帼大宣讲”156场次,受众2300余人;开展“民族政策宣传月”主题党日活动9场次,受众1000余人。组建“党员额吉”巾帼宣讲团,持续开展宣传宣讲,举办《追寻家乡记忆,汲取初心力量》系列线上宣讲活动3场次,录制宣讲视频8个,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栏发布信息20条,其中《石榴花开映北疆 民族团结共芬芳》宣讲视频被学习强国采用。
“石榴籽”+巾帼建功行动,在助力高质量发展中紧扣主线。围绕中华传统文化技艺、家政技能、直播(电商)等领域开展技能培训150期,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妇女技能培训第一讲,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引导广大妇女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四个与共”,不断增强“五个认同”。重点关注应往届女大学生、返乡女农牧民等重点就业群体,搭建服务平台,助力就业创业,通过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直播带岗、官微推荐就业岗位等方式,组织招聘活动30余场次,提供就业岗位1.5万余个。
“石榴籽”+巾帼文明行动,在家庭家风家教建设中贯穿主线。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家庭活动,创新方式和载体,丰富发展新时代家风家教内涵,挖掘、树立、宣传群众身边民族团结进步家庭事迹。在全市开展“最美家庭”故事会、好家风好家训宣讲、最美故事宣讲等活动141场次,在寻找“最美家庭”活动中参与人数达4377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开展亲子阅读、亲子观展、开学第一课等家庭教育互动活动56场次,切实增强广大家庭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石榴籽”+巾帼暖情行动,在维权关爱服务中体现主线。发挥妇联的“联”字优势,着力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开展“党员额吉”志愿服务行动,全市3470名“党员额吉”结对帮扶3496名困境儿童。“党员额吉”志愿服务项目入选全国妇联组织部编写的《妇联组织建设改革“破难行动”创新案例》,“党员额吉”形象大使王爱林成为《中国妇女》杂志封面人物,“党员额吉”活动在中国妇女报、学习强国等各级媒体报道。启动“健康通辽 母亲行动”,举办健康知识讲座835场次,4.4万余人受益,义诊咨询体检3.3万余人,免费发放价值21.5万元的药品,并为京环环境卫生服务有限公司环卫女工捐赠价值24万元的体检卡。开展“两癌”免费筛查和救助项目宣传、组织和发动工作,分别完成5.8万人次农村牧区适龄妇女宫颈癌、乳腺癌免费检查,有力保障了广大妇女的生命健康。启动通辽市“巾帼普法乡村行”活动,组织旗县市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普法活动17场次。与市律协联合深入基层开展“百名女律师百场法治公益巡讲”活动7场次,参与妇女群众450余人。
“石榴籽”+巾帼强基行动,在深化妇联改革中落实主线。通辽市妇联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积极探索妇女儿童事业发展新路径,延伸工作触角,加强阵地建设,与通辽职业学院签订框架合作协议,联合建立“通辽市女性素质提升教育基地”“通辽市女大学生就业创业实习实践基地”和“通辽市皓日沁巧娘文创基地”,建立全区首家高校妇联——通辽职业学院妇联,进一步推进全市妇女儿童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