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三个体系” 做好“铸牢”宣讲——巴彦淖尔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活动综述
金秋河套平原 稻谷飘香瓜果满园,
大美巴彦淖尔 石榴花“开”繁似锦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考察巴彦淖尔时首次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这一重大论断,巴彦淖尔将全力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举措,坚持以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为引领,坚决有力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到各方面、各领域,深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教育实践、宣传宣教“三个体系”建设,全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活动。2024年1—8月,全市各地共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1300场次,参加宣讲受众人数达5.3万余人次。
以“理论研究”为基础,聚焦主线引领
声声话语温暖人心,殷殷嘱托催人奋进。创新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举办了巴彦淖尔市贯彻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主线”理论与实践研讨会,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中国民族理论学会、中央民大等单位专家教授进行专题研讨,4位专家作了主旨发言,8位专家学者受聘为巴彦淖尔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智库专家,我市被中国民族报社确定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观察点,共有350余人参加此次活动。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为主阵地,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党校(行政学院)必学必修内容,在各级组织部主体班次、党校干部教育必修课程且占比全部高于20%。
以“教育实践”为依托,铸牢宣讲硕果丰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的强大精神纽带。今年,巴彦淖尔市依托市、县、乡“三级联动”培训工作机制积极开展市直机关、旗县区、苏木乡镇、嘎查村(社区)党委(党组)书记带头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党课活动520余场;举办党委(党组)书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等3期培训班,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线下培训、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辅导等主题宣讲活动593场次。同时邀请中央民族大学二级教授,民族团结杂志社副社长、副总编辑乌小花为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作专题辅导1期,邀请伟德体育官网理论专家开展铸牢主题宣讲3场。
以“宣传宣教”为载体,共绘民族团结好愿景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在巴彦淖尔这片沃土上,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早已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密不可分。通过深入挖掘、整理、展示我市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红色基因,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的巴彦淖尔和后套地区故事,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和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今年,巴彦淖尔市成立了“巴彦淖尔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事迹宣讲团”,组织42名市级以上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和模范集体宣讲人面向基层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事迹宣讲120余场次,参加活动6000余人次。开展全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场馆讲解员培训2次,邀请国家伟德体育官网和民族文化宫工作人员和讲解员进行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辅导培训,全市各级各类教育基地的300人次参加培训,在每期的培训结束后,各地讲解员在各类宣传教育活动场馆均开展铸牢主题讲解活动,充分利用全市2个自治区级铸牢宣传教育实践基地、15个市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实践基地、45个市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基地、9处烈士陵园、25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13座历史博物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积极开展铸牢主题宣讲,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各地各类教育基地宣讲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在7个旗县区组建旗县级铸牢主题宣讲队伍7支,举办“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基层行主题宣讲7场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事迹宣讲63场次;在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成功举办2场“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巴彦淖尔主题宣讲暨“石榴籽e起来——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基层行活动,营造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浓厚社会氛围。
凝心聚力共奋进,笃行不怠谱新篇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巴彦淖尔市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考察的殷殷嘱托,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为使命,以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为引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进一步加强“三个体系”建设,全力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持续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七个作模范”等理念和要求的宣传阐释,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更加由衷地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抓好“三个体系” 做好“铸牢”宣讲——巴彦淖尔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活动综述, 抓好“三个体系” 做好“铸牢”宣讲——巴彦淖尔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活动综述金秋河套平原 稻谷飘香瓜果满园,大美巴彦淖尔 石榴花“开”繁似锦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考察巴彦淖尔时首次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这一重大论断,巴彦淖尔将全力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举措,坚持以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为引领,坚决有力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到各方面、各领域,深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教育实践、宣传宣教“三个体系”建设,全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活动。2024年1—8月,全市各地共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1300场次,参加宣讲受众人数达5.3万余人次。以“理论研究”为基础,聚焦主线引领声声话语温暖人心,殷殷嘱托催人奋进。创新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举办了巴彦淖尔市贯彻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主线”理论与实践研讨会,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中国民族理论学会、中央民大等单位专家教授进行专题研讨,4位专家作了主旨发言,8位专家学者受聘为巴彦淖尔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智库专家,我市被中国民族报社确定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观察点,共有350余人参加此次活动。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为主阵地,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党校(行政学院)必学必修内容,在各级组织部主体班次、党校干部教育必修课程且占比全部高于20%。以“教育实践”为依托,铸牢宣讲硕果丰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的强大精神纽带。今年,巴彦淖尔市依托市、县、乡“三级联动”培训工作机制积极开展市直机关、旗县区、苏木乡镇、嘎查村(社区)党委(党组)书记带头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党课活动520余场;举办党委(党组)书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等3期培训班,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线下培训、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辅导等主题宣讲活动593场次。同时邀请中央民族大学二级教授,民族团结杂志社副社长、副总编辑乌小花为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作专题辅导1期,邀请伟德体育官网理论专家开展铸牢主题宣讲3场。以“宣传宣教”为载体,共绘民族团结好愿景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在巴彦淖尔这片沃土上,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早已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密不可分。通过深入挖掘、整理、展示我市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红色基因,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的巴彦淖尔和后套地区故事,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和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今年,巴彦淖尔市成立了“巴彦淖尔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事迹宣讲团”,组织42名市级以上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和模范集体宣讲人面向基层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事迹宣讲120余场次,参加活动6000余人次。开展全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场馆讲解员培训2次,邀请国家伟德体育和民族文化宫工作人员和讲解员进行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辅导培训,全市各级各类教育基地的300人次参加培训,在每期的培训结束后,各地讲解员在各类宣传教育活动场馆均开展铸牢主题讲解活动,充分利用全市2个自治区级铸牢宣传教育实践基地、15个市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实践基地、45个市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基地、9处烈士陵园、25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13座历史博物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积极开展铸牢主题宣讲,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各地各类教育基地宣讲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在7个旗县区组建旗县级铸牢主题宣讲队伍7支,举办“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基层行主题宣讲7场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事迹宣讲63场次;在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成功举办2场“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巴彦淖尔主题宣讲暨“石榴籽e起来——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基层行活动,营造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浓厚社会氛围。凝心聚力共奋进,笃行不怠谱新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巴彦淖尔市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考察的殷殷嘱托,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为使命,以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为引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进一步加强“三个体系”建设,全力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持续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七个作模范”等理念和要求的宣传阐释,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更加由衷地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抓好“三个体系” 做好“铸牢”宣讲——巴彦淖尔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活动综述
金秋河套平原 稻谷飘香瓜果满园,
大美巴彦淖尔 石榴花“开”繁似锦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考察巴彦淖尔时首次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这一重大论断,巴彦淖尔将全力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举措,坚持以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为引领,坚决有力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到各方面、各领域,深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教育实践、宣传宣教“三个体系”建设,全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活动。2024年1—8月,全市各地共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1300场次,参加宣讲受众人数达5.3万余人次。
以“理论研究”为基础,聚焦主线引领
声声话语温暖人心,殷殷嘱托催人奋进。创新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举办了巴彦淖尔市贯彻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主线”理论与实践研讨会,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中国民族理论学会、中央民大等单位专家教授进行专题研讨,4位专家作了主旨发言,8位专家学者受聘为巴彦淖尔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智库专家,我市被中国民族报社确定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观察点,共有350余人参加此次活动。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为主阵地,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党校(行政学院)必学必修内容,在各级组织部主体班次、党校干部教育必修课程且占比全部高于20%。
以“教育实践”为依托,铸牢宣讲硕果丰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的强大精神纽带。今年,巴彦淖尔市依托市、县、乡“三级联动”培训工作机制积极开展市直机关、旗县区、苏木乡镇、嘎查村(社区)党委(党组)书记带头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党课活动520余场;举办党委(党组)书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等3期培训班,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线下培训、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辅导等主题宣讲活动593场次。同时邀请中央民族大学二级教授,民族团结杂志社副社长、副总编辑乌小花为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作专题辅导1期,邀请伟德体育官网理论专家开展铸牢主题宣讲3场。
以“宣传宣教”为载体,共绘民族团结好愿景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在巴彦淖尔这片沃土上,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早已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密不可分。通过深入挖掘、整理、展示我市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红色基因,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的巴彦淖尔和后套地区故事,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和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今年,巴彦淖尔市成立了“巴彦淖尔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事迹宣讲团”,组织42名市级以上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和模范集体宣讲人面向基层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事迹宣讲120余场次,参加活动6000余人次。开展全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场馆讲解员培训2次,邀请国家伟德体育官网和民族文化宫工作人员和讲解员进行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辅导培训,全市各级各类教育基地的300人次参加培训,在每期的培训结束后,各地讲解员在各类宣传教育活动场馆均开展铸牢主题讲解活动,充分利用全市2个自治区级铸牢宣传教育实践基地、15个市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实践基地、45个市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基地、9处烈士陵园、25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13座历史博物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积极开展铸牢主题宣讲,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各地各类教育基地宣讲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在7个旗县区组建旗县级铸牢主题宣讲队伍7支,举办“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基层行主题宣讲7场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事迹宣讲63场次;在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成功举办2场“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巴彦淖尔主题宣讲暨“石榴籽e起来——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基层行活动,营造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浓厚社会氛围。
凝心聚力共奋进,笃行不怠谱新篇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巴彦淖尔市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考察的殷殷嘱托,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为使命,以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为引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进一步加强“三个体系”建设,全力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持续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七个作模范”等理念和要求的宣传阐释,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更加由衷地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