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思想政治建设为引领,开展民族工作学习
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等纳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支部集中学习计划,共组织集中学习10次,开展“抓党建促民族团结进步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党日活动1次。积极开展民族政策宣传月、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活动,制订《达茂旗司法局2024年“民族政策宣传月”工作方案》《达茂旗司法局2024年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工作方案》,明确宣传主题、内容和工作安排,细化工作要求。
二、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为手段,坚定推进依法行政
严格落实合法性审核与备案制度,从严执行调研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程序。全面梳理现行有效的规范性文件,开展清理工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科学稳慎审查、协调、修改规范性文件草案。严格执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审查备案清理机制,开展涉民族工作内容专项清理1次,未发生违法、超越法定职权、责令改正或撤销等情况。
三、以增强法治理念为目标,大力开展普法宣传
推动“八五”普法任务落实,深入社区、农村、牧区开展普法夜市、法治边关行、普法走进那达慕、进红色蒙古包、进社区等宣传活动120余场。响应中央、自治区党委、包头市委和达茂旗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以《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等法律法规为内容,开展“民族政策宣传月”与“民族法治宣传周”专题宣传活动。打造《跟海蛋纸学法》普法品牌,发布普法短视频5季55集。进一步推进包头市民主法治嘎查村(社区)达标评估工作,梳理66个嘎查村(社区)档案资料集中上报。
四、以矛盾纠纷化解为着力点,积极优化基层治理
充分发挥行政复议、行政调解、人民调解等主渠道作用,推动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调联动”,推进“四所一庭”协作机制建设、加强法律援助与人民调解对接工作,成立人民调解员协会,实现 12 个苏木乡镇、77 个嘎查村人民调解委员会“全覆盖”,2024年上半年共多元调解各类矛盾纠纷案件622件,成功率99%。持续推进“法律明白人”培养培养工作,目前全旗85个嘎查村(社区)共培养法律明白人254人,为助力乡村振兴法治同行,促进养成尊法、学法好习惯,形成守法、用法好风气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以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为抓手,提高法治供给水平
立足各族群众需求,在十二个苏木乡镇基层司法所设立公共法律服务站,建成集矛盾纠纷、法治宣传、基层法律服务、法律咨询服务等功能的一站式平台。推进“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落地落实,实现辖区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全覆盖。积极扩大法律援助范围,为弱势群体开辟绿色通道,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2024年上半年,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6件,接待法律援助咨询27人次,接受法律咨询35次,开展法律援助宣传活动6次。援助6名农民工,涉案金额9万元,援助妇女2人、老年人2人、未成年人1人,为1名老年人指定援助辩护律师,实现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援助案件回访率达95%。
包头市以法治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在我区考察时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必须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法治化轨道。达茂旗司法局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充分发挥依法治旗办和司法行政职能作用,依法维护各民族同胞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各民族群众交流交融,推进法治达茂建设,为达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一、以思想政治建设为引领,开展民族工作学习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等纳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支部集中学习计划,共组织集中学习10次,开展“抓党建促民族团结进步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党日活动1次。积极开展民族政策宣传月、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活动,制订《达茂旗司法局2024年“民族政策宣传月”工作方案》《达茂旗司法局2024年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工作方案》,明确宣传主题、内容和工作安排,细化工作要求。二、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为手段,坚定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落实合法性审核与备案制度,从严执行调研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程序。全面梳理现行有效的规范性文件,开展清理工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科学稳慎审查、协调、修改规范性文件草案。严格执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审查备案清理机制,开展涉民族工作内容专项清理1次,未发生违法、超越法定职权、责令改正或撤销等情况。三、以增强法治理念为目标,大力开展普法宣传推动“八五”普法任务落实,深入社区、农村、牧区开展普法夜市、法治边关行、普法走进那达慕、进红色蒙古包、进社区等宣传活动120余场。响应中央、自治区党委、包头市委和达茂旗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以《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等法律法规为内容,开展“民族政策宣传月”与“民族法治宣传周”专题宣传活动。打造《跟海蛋纸学法》普法品牌,发布普法短视频5季55集。进一步推进包头市民主法治嘎查村(社区)达标评估工作,梳理66个嘎查村(社区)档案资料集中上报。四、以矛盾纠纷化解为着力点,积极优化基层治理充分发挥行政复议、行政调解、人民调解等主渠道作用,推动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调联动”,推进“四所一庭”协作机制建设、加强法律援助与人民调解对接工作,成立人民调解员协会,实现 12 个苏木乡镇、77 个嘎查村人民调解委员会“全覆盖”,2024年上半年共多元调解各类矛盾纠纷案件622件,成功率99%。持续推进“法律明白人”培养培养工作,目前全旗85个嘎查村(社区)共培养法律明白人254人,为助力乡村振兴法治同行,促进养成尊法、学法好习惯,形成守法、用法好风气奠定了坚实基础。五、以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为抓手,提高法治供给水平立足各族群众需求,在十二个苏木乡镇基层司法所设立公共法律服务站,建成集矛盾纠纷、法治宣传、基层法律服务、法律咨询服务等功能的一站式平台。推进“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落地落实,实现辖区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全覆盖。积极扩大法律援助范围,为弱势群体开辟绿色通道,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2024年上半年,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6件,接待法律援助咨询27人次,接受法律咨询35次,开展法律援助宣传活动6次。援助6名农民工,涉案金额9万元,援助妇女2人、老年人2人、未成年人1人,为1名老年人指定援助辩护律师,实现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援助案件回访率达95%。
一、以思想政治建设为引领,开展民族工作学习
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等纳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支部集中学习计划,共组织集中学习10次,开展“抓党建促民族团结进步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党日活动1次。积极开展民族政策宣传月、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活动,制订《达茂旗司法局2024年“民族政策宣传月”工作方案》《达茂旗司法局2024年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工作方案》,明确宣传主题、内容和工作安排,细化工作要求。
二、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为手段,坚定推进依法行政
严格落实合法性审核与备案制度,从严执行调研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程序。全面梳理现行有效的规范性文件,开展清理工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科学稳慎审查、协调、修改规范性文件草案。严格执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审查备案清理机制,开展涉民族工作内容专项清理1次,未发生违法、超越法定职权、责令改正或撤销等情况。
三、以增强法治理念为目标,大力开展普法宣传
推动“八五”普法任务落实,深入社区、农村、牧区开展普法夜市、法治边关行、普法走进那达慕、进红色蒙古包、进社区等宣传活动120余场。响应中央、自治区党委、包头市委和达茂旗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以《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等法律法规为内容,开展“民族政策宣传月”与“民族法治宣传周”专题宣传活动。打造《跟海蛋纸学法》普法品牌,发布普法短视频5季55集。进一步推进包头市民主法治嘎查村(社区)达标评估工作,梳理66个嘎查村(社区)档案资料集中上报。
四、以矛盾纠纷化解为着力点,积极优化基层治理
充分发挥行政复议、行政调解、人民调解等主渠道作用,推动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调联动”,推进“四所一庭”协作机制建设、加强法律援助与人民调解对接工作,成立人民调解员协会,实现 12 个苏木乡镇、77 个嘎查村人民调解委员会“全覆盖”,2024年上半年共多元调解各类矛盾纠纷案件622件,成功率99%。持续推进“法律明白人”培养培养工作,目前全旗85个嘎查村(社区)共培养法律明白人254人,为助力乡村振兴法治同行,促进养成尊法、学法好习惯,形成守法、用法好风气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以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为抓手,提高法治供给水平
立足各族群众需求,在十二个苏木乡镇基层司法所设立公共法律服务站,建成集矛盾纠纷、法治宣传、基层法律服务、法律咨询服务等功能的一站式平台。推进“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落地落实,实现辖区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全覆盖。积极扩大法律援助范围,为弱势群体开辟绿色通道,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2024年上半年,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6件,接待法律援助咨询27人次,接受法律咨询35次,开展法律援助宣传活动6次。援助6名农民工,涉案金额9万元,援助妇女2人、老年人2人、未成年人1人,为1名老年人指定援助辩护律师,实现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援助案件回访率达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