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咻、咻。”在达茂旗体育馆,弓箭击中靶心的声音不断响起。拉弦、搭箭、瞄准、射击,选手们目光如炬紧紧锁定靶心,利剑离弦射出。尽管场馆内温度较高,但选手们依旧毫不松懈地进行训练,为即将到来的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做着准备。
同样紧张的备战景象也出现在百灵那达慕文化产业园中,押加运动员们佩戴专业绳带,咬紧牙关,在硬质平地上展开角逐;参加中国式摔跤项目的选手们身披战袍,通过快速、多变、主动、连贯的动作与搭档开展实战训练;参加沙嘎项目的选手则是全神贯注,瞄准目标,不断寻找着最合适的“出击”角度。
达茂旗文体旅游广电局传统体育股股长阿古达木介绍:“今年我们达茂旗派出70多名选手代表包头市去赤峰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共涉及11个项目。我们从7月初开始进行集训,目前正在加紧训练当中。”
据了解,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每4年举办一次。从1985年起已成功举办过十届,是全区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民族体育赛事,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载体,是增进民族团结、展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重要平台。
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于2025年7月26日至31日在赤峰市举办,共设置18个竞赛项目和12个表演项目,并增加了火炬传递环节,是历届运动会项目最多、形式最丰富的一届。
届时,包头市将派出领队、教练员、运动员共计123名,参加搏克、赛马、赛骆驼、蒙古射箭、蒙古象棋、布鲁、武术、中国式摔跤、押加、男儿三艺、民族健身操、驼球、沙嘎13个竞赛项目以及1个表演项目,展现包头市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的创建成效。
编辑:梁晶晶、蒋小莉
一审:张宏志
二审:秦洁、相楠
三审:任海昕
编辑制作:内蒙古自治区地方语言文字研究应用中心(内蒙古民族团结杂志社)
包头市达茂旗选手积极备战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咻、咻。”在达茂旗体育馆,弓箭击中靶心的声音不断响起。拉弦、搭箭、瞄准、射击,选手们目光如炬紧紧锁定靶心,利剑离弦射出。尽管场馆内温度较高,但选手们依旧毫不松懈地进行训练,为即将到来的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做着准备。同样紧张的备战景象也出现在百灵那达慕文化产业园中,押加运动员们佩戴专业绳带,咬紧牙关,在硬质平地上展开角逐;参加中国式摔跤项目的选手们身披战袍,通过快速、多变、主动、连贯的动作与搭档开展实战训练;参加沙嘎项目的选手则是全神贯注,瞄准目标,不断寻找着最合适的“出击”角度。达茂旗文体旅游广电局传统体育股股长阿古达木介绍:“今年我们达茂旗派出70多名选手代表包头市去赤峰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共涉及11个项目。我们从7月初开始进行集训,目前正在加紧训练当中。”据了解,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每4年举办一次。从1985年起已成功举办过十届,是全区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民族体育赛事,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载体,是增进民族团结、展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重要平台。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于2025年7月26日至31日在赤峰市举办,共设置18个竞赛项目和12个表演项目,并增加了火炬传递环节,是历届运动会项目最多、形式最丰富的一届。届时,包头市将派出领队、教练员、运动员共计123名,参加搏克、赛马、赛骆驼、蒙古射箭、蒙古象棋、布鲁、武术、中国式摔跤、押加、男儿三艺、民族健身操、驼球、沙嘎13个竞赛项目以及1个表演项目,展现包头市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的创建成效。 编辑:梁晶晶、蒋小莉一审:张宏志二审:秦洁、相楠三审:任海昕编辑制作:内蒙古自治区地方语言文字研究应用中心(内蒙古民族团结杂志社)
“咻、咻。”在达茂旗体育馆,弓箭击中靶心的声音不断响起。拉弦、搭箭、瞄准、射击,选手们目光如炬紧紧锁定靶心,利剑离弦射出。尽管场馆内温度较高,但选手们依旧毫不松懈地进行训练,为即将到来的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做着准备。
同样紧张的备战景象也出现在百灵那达慕文化产业园中,押加运动员们佩戴专业绳带,咬紧牙关,在硬质平地上展开角逐;参加中国式摔跤项目的选手们身披战袍,通过快速、多变、主动、连贯的动作与搭档开展实战训练;参加沙嘎项目的选手则是全神贯注,瞄准目标,不断寻找着最合适的“出击”角度。
达茂旗文体旅游广电局传统体育股股长阿古达木介绍:“今年我们达茂旗派出70多名选手代表包头市去赤峰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共涉及11个项目。我们从7月初开始进行集训,目前正在加紧训练当中。”
据了解,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每4年举办一次。从1985年起已成功举办过十届,是全区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民族体育赛事,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载体,是增进民族团结、展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重要平台。
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于2025年7月26日至31日在赤峰市举办,共设置18个竞赛项目和12个表演项目,并增加了火炬传递环节,是历届运动会项目最多、形式最丰富的一届。
届时,包头市将派出领队、教练员、运动员共计123名,参加搏克、赛马、赛骆驼、蒙古射箭、蒙古象棋、布鲁、武术、中国式摔跤、押加、男儿三艺、民族健身操、驼球、沙嘎13个竞赛项目以及1个表演项目,展现包头市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的创建成效。
编辑:梁晶晶、蒋小莉
一审:张宏志
二审:秦洁、相楠
三审:任海昕
编辑制作:内蒙古自治区地方语言文字研究应用中心(内蒙古民族团结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