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27
在中国古代社会,“马”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农业生产、交通工具、军事装备中的超强辅助。 汉武帝时,朝廷对马的空前重视,把养马上升为国家战略。汉武帝自己对“天马”更是情有独钟,极度渴求。 谁曾想,一个汉代小人物的一次偶然发现,不仅圆了汉武帝的“天马”梦,还让自己逆天改命,更成为了汉王朝与西域交流互通的重要见证者。 他究竟是什么人,是怎么来到河西走廊的?又为何能在河西走廊实现人生的逆袭呢?...
2025-06-27
西汉太初三年(前102年),有一个叫延寿的百姓因为欠了官府马匹,没有财力偿还。他正在为难的时候,官府差人发给他家一卷征调令,命他和他的父亲前往敦煌,与当地戍卒一起屯田,通过劳务派遣的方式来偿还所欠的马匹。延寿与他父亲服从征召,前往敦煌。当他们历经艰辛赶到敦煌时,屯田的相关事务已经开始了,二人立即投入到劳动中。▲父子从征敦煌,与戍卒一同屯田(AI制图)由延寿的际遇可见,汉代河西地区的屯田已经...
2025-06-20
“北方胡人入主中原以后,无一例外地接受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原文化传统,并十分注重对西域地区的经营与治理。西域在加强‘华化’的进程中,也对中原文化产生重大影响。”(《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第六讲第四节)《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中的精辟论述,实为这一时期无数显赫“大人物”与默默"小人物"们主动承袭中华文明、汇入中华民族的历史缩影。今天,让我们将目光投向陇西高原,探寻一支鲜为人知的部族——乞伏鲜...
2025-06-20
古往今来,长城一直被作为中华文明的象征,而被全世界范围的人们所认识与评价。公元4世纪,古罗马历史学家阿米安·马尔塞林(Ammianus Marcellinus)在其著作《事业》中记载了中国的长城,将其描述为“有一用高墙筑成的圆城廓将赛里斯国(Seres)环绕了起来”。马尔塞林提到的“赛里斯”是古希腊和罗马对中国的称呼,意为“产丝之国”;“圆城郭”便是指长城。马尔塞林是目前为止最早记载长城的欧洲学者。生于巴格达,...
2025-06-13
公元前二世纪,东天山南麓的敦煌至张掖一带,有个神秘国度名叫月氏。《资治通鉴》记载:“东胡强而月氏盛”。彼时月氏与东胡一西一东,在草原各霸一方。鼎盛时月氏甚至让匈奴将太子送往月氏做人质,而月氏则以“轻匈奴”态度俯视这个邻居。▲永固城遗址,原月氏都城,后被匈奴攻占,成为单于王城(来源:兰州晨报)谁想风水轮流转,此后匈奴横扫漠北,月氏遭遇灭顶之灾,连国王头骨都被单于拿去做了酒具。月氏人只好举...
2025-06-13
编者按新疆古称西域,历来是多元文化荟萃、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新疆文化既有多元,更有一体,这一体就是“中华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由各民族优秀文化百川汇流而成。我们要好好研究新疆历史,真正认识到新疆历史是中华民族交往中形成的历史,从而也更有力地证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目前有一些错误观点,将新疆文化与中华文化分离开甚至对立起来。大量的文物考古实证,新疆自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