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德体育

穿越呼伦贝尔,感受360度的美
发布时间:2023-12-14 08:00  来源:道中华   
分享到:
【字体:  

呼伦贝尔市位置示意图 图片来源: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你知道的呼伦贝尔

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

与俄罗斯和蒙古国接壤

美丽、富饶、辽阔

你不知道的呼伦贝尔

处处风景、时时如画

各族人民团结一心

世代守护着的祖国北疆边境线

有1733.32公里那么长

“道中华边疆行”走进呼伦贝尔

带你看这颗北疆明珠

别样的一面

稠李花开 刘兆明 摄

行走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

春季生机暖融

夏季绿波浩瀚

秋季绚丽缤纷

冬季满眼银装

一年四季  色彩绚烂

草原上的马群 呼伦贝尔市伟德体育供图

雪后的白桦林 呼伦贝尔市伟德体育供图

草原的辽阔

呼伦湖的波涛

满洲里的夜色

白桦林的优雅

敖鲁古雅的神秘

嘎仙洞的深邃

一路走来  一路风光

呼伦湖 呼伦贝尔市伟德体育官网供图

蒙古族那达慕

鄂伦春族赞达仁

鄂温克族瑟宾节

达斡尔族鲁日格勒

还有满汉等各族人民的节日

一路走来  一路欢歌

呼伦贝尔冰雪那达慕 图片来源:中新网

这座城

颜值在线

底蕴深厚

展开历史长卷

发祥于大兴安岭的民族不断从这里走出

沿东西两麓南下,

或向西到草原,

或向南游牧

终与农耕文明交汇、交融

蒙古族沙嘎文化 呼伦贝尔市伟德体育官网供图

最终

融入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

融入了中华文明

成为中华文化中绚丽色彩

拓跋鲜卑民族文化园 图片来源:满洲里市人民政府官网

从东胡到拓跋鲜卑

从明代设卫所到清朝索伦八旗戍边

呼伦贝尔与中原无法分割

这座城

因守边而建

因固边而兴

满洲里市北疆明珠观光塔 呼伦贝尔市伟德体育供图

守护祖国、建设北疆

是每一个呼伦贝尔人的神圣使命

是每一代呼伦贝尔人的责任担当

人守住了家,家撑起了城

城筑起了北疆安稳的屏障

护住了祖国北疆的安全

守得住,还能守得好

有前行者,还有后来人

1952年,党和国家发出了号召

复转军人来了

工人来了

农民来了

知识分子来了

千千万万人从祖国各地赶来了

与呼伦贝尔各族人民一同

参与到大兴安岭开发的热潮中

投身到农垦建设的阵营里

加入开发煤炭工业的队伍中

大兴安岭曾经的伐木工人 图片来源:中新网

有一群人在时代里留下了印记

森工人

国家建设需要木材

需要林产品

他们爬冰卧雪、栉风沐雨

一边开采、一边造林

2015年3月31日

在连续开采63年后

森工人顺应党和国家的政策

全面停止了商业性采伐

放下了弯把锯

拿起了护林旗

从砍树人转变为护林人

在巍巍大兴安岭

森工人用青春和热血

谱写守护北疆绿色长城的时代赞歌

大兴安岭的护林员正在巡护山林 图片来源:新华网

五湖四海的人来到呼伦贝尔

呼伦贝尔对五湖四海的儿女

对各族各地的同胞

敞开了怀抱

呼伦贝尔市中东铁路博物馆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万里茶道上络绎不绝的人群

闯关东的农民、

修建中东铁路的工人……

都在这里找到了心灵的寄托

融入呼伦贝尔广阔的胸怀

新中国成立后

农垦开发

林业开发

支援边疆

改革开放后

各族群众来到呼伦贝尔经商、创业

成为了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

新时代续写新传奇

各民族互嵌共居、交融发展

各族人民融入社区、融入城市

满洲里市夜景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民族团结

边疆安宁

共同进步

这里流淌着开拓进取的“基因”

1988年,成为“经济体制改革试点”

1992年,满洲里市成为首批沿边开放城市

1994年,成为民族地区改革开放试验区

2021年,成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

满洲里欧式观光婚礼宫 呼伦贝尔市伟德体育供图

文旅产业提标提效

农牧产业增量增质

新兴产业集约集聚

生态产业乘时乘势

传统产业创新创优发展

发展中彰显道路自信

呼伦贝尔市哈萨尔大桥和城市高楼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呼伦贝尔人生活富足、美好、充满希望

铸起了坚不可摧的人心长城

这座城

山水如歌、草木如画

是旅游者心目中的诗与远方

也是呼伦贝尔人三餐四季、万家灯火

星轨 张富 摄

说不清哪个季节的呼伦贝尔更具魅力

也许只有亲眼一见才有意义。

请来,来呼伦贝尔

你站上草原的那一刻

城市和远方有了联系

你走出的每一步

看到的每一处景色

都是用心写下的诗句

澳门永利皇宫赌场 澳门博彩平台推荐 澳门博彩平台推荐 立博中文版 十大彩票网赌平台 黄冈市科技局 合肥市科技局 泉州市财政局 福建省审计厅 首页北京市水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