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兵团精神让兵团事业薪火相传|总书记讲过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
2023-08-31
要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胡杨精神和兵团精神,激励各级干部在新时代扎根边疆、奉献边疆。 ——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9月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师185团职工马军武(右)在巡逻途中。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71年前,毛泽东写下诗句,对喜获和平解放、重焕生机的新疆大地激情展望。 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新疆,新疆和平解放。解放后的新...
2023-08-29
1880年5月的一天,一位年近七旬的统帅骑马离开肃州(今酒泉市)向西前进,跟在他身后的是一队整齐进军的骑、步兵。在队伍中,一辆马车格外引人瞩目,上面赫然拉着一口厚重的黑色棺材。这位抬棺出征的统帅就是清政府委任的钦差大臣、陕甘总督左宗棠。他此行出征的目标是收复被沙俄侵占多年的新疆伊犁。 ▲位于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左公园内的左宗棠塑像。 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 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 时间回到...
2023-08-24
道中华:中华文明能够维持其连续性并历久弥新,原因是什么? 郑大华:首先,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有关。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虽然在20世纪以前,中华民族还是一个“自在”的民族,没有形成“中华民族”的概念,但自古以来,无论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自认为是中国人,其建立的朝代和政权都是中国的朝代和政权。 在南北朝时期发生过一个有趣的现象:北朝的少数民族政权自称“中国”,将...
2023-08-22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 近日,“道中华”就此话题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郑大华教授。 ▲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犹如黄河、长江奔流不息,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图为四川若尔盖草原九曲黄河第一弯。 道中华:中华文明被认为是持续时间最长且...
2023-08-17
民族画报社于2022年11月18日开展“大美中国”主题摄影作品征集活动,持续至2023年2月28日结束,共收到29686幅(组)摄影作品。经授权,“道中华”微信公众号对“大美中国”主题摄影作品征集活动部分佳作进行展示。 《天之翼》 张晓 摄影(建议横屏观看)
2023-08-16
货币,源于数千年前人类经济活动需求而产生。自秦推行货币统一,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货币制度,以促进经济发展,稳定社会民生。货币也是皇权的象征,每当政权更迭、改元、社会产生重大变革时,统治者都会铸造发行新的货币,以昭告天下。 货币还促进了各地区经济的融合发展,如辽宋夏金时期,各政权虽各铸钱币,但宋钱却在诸政权间广泛流通,极大促进了宋与辽、金、西夏之间的经济往来。 正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