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格尔》:英雄史诗彰显民族精神|总书记讲过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
2023-07-05
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我国各民族创作了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伟大作品,传承了格萨尔王、玛纳斯、江格尔等震撼人心的伟大史诗,建设了万里长城、都江堰、大运河、故宫、布达拉宫、坎儿井等伟大工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在新疆和静县举办的“江格尔那达慕——文化旅游非遗体验活动”上,牧民...
2023-07-03
近日,随着一批流落民间文物的回归,2020年从盗掘者手中追回的一面东汉铜镜再度引起国内学界和收藏界的关注,原因是这面铜镜上不仅刻有“中国”与“匈奴”的铭文,还记录了昭君出塞的故事,是目前所知最早记载昭君故事的文物。 这面铜镜首次亮相是在2021年4月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万物毕照:中国古代铜镜文化与艺术”大展上,专家们将之定名为“昭君镜”。除了记录昭君出塞推动民族融合的故事,“昭君镜”还映射了...
2023-07-01
芷江天后宫,既是几百年来福建客商闯荡天下、打拼生活的珍贵纪录,也见证着古沅州历史上,东南沿海文化与湖湘文化曾经有过一段美好的相遇。 妈祖,又被称为“天妃”“天后”,俗称“海神娘娘”,是传说中掌管海上航运的女神。妈祖,在历史上实有其人,原名林默,人称默娘,于960年三月廿三生于福建莆田湄洲岛,987年九月初九,因救助渔民不幸遇难,年仅28岁。 从宋代起,历经元明清诸朝代的不断追封与褒扬,妈...
2023-06-29
认识过去是为了更好地了解现在,了解现在、做好现在的事情是为了将来,这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 ——刘一曼 殷墟,被视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起点;甲骨文,被认为迄今为止中国发现年代最早的成熟汉字系统。 考古百年时光流转,现代人类对古老文字的探索孜孜不倦。甲骨文的发现对考古工作的意义是什么?甲骨文对研究世界文明进程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一曼先生,曾两度...
2023-06-27
中国式现代化强调一种内敛式的力量,打破了现代化等于战争扩张的魔咒,强调实现和平崛起,要靠文化的力量、文明的底蕴。 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我国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那种损人利己、充满血腥罪恶的老路给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深重苦难。 那么,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和平发展道路?同西方现代化有何不同?中国靠什么实现...
2023-06-23
《管子》经济学思想重视国家调控与社会均衡,是中国哲学思维的反映,具有鲜明的中华文化特色。 中国的古圣先贤在很多领域创制出垂范千古的经典著作,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础。除了儒家、道家等经典,医学领域有《黄帝内经》,数学领域有《九章算术》,而经济学领域有成书于战国时期的《管子》。近日,“道中华”对中信改革发展研究院研究员翟玉忠进行专访,解读《管子》经济学思想及其对中华文明的影响。 ▲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