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5
汉语以简洁而深邃的意蕴独树一帜,这种独特性在中国地名中得到充分的彰显。“关山”让人联想战事,“阳关”引发离别之思,“江南”绽放似锦繁花,“塞北”敞开苍茫天地……“朔方”一词,在汉语中也别具意味。它既是历史上的政区名称,更是一个诗意空间,一个文化符号,一种精神象征。▲敦煌阳关。(图片来源:视觉中国)一千两百多年前,安史之乱的爆发让大唐的辉煌盛世戛然而止。风雨飘摇之际,一支名为“朔方军”的...
2024-12-19
历史长河浩浩汤汤,思想峰峦泱泱苍苍。回望中国的古代思想史,2500年历史须看孔子,4000年历史当看皋陶(yáo)。我们在探讨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过程中,不能忽视神话传说这个源头活水,必须重视古籍经典这个主流主脉。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一种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既是源头活水,又是主流主脉的儒家经典《尚书》,为我们留下了上古时期皋陶的形象和思想。▲皋陶形象...
2024-12-17
近期,网上有声音认为,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对草原游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够有力,可能导致这些文化遗产传承濒危。事实到底是怎样的呢?近日,2024年度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可持续发展”案例公布。“蒙古族唐卡(马鬃绕线堆绣唐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就业带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项目名列第一。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取得的这一新成果,直接驳斥了那些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缺乏了解,...
2024-12-12
11月8日,国家文物局宣布,意大利返还的56件中国文物艺术品回归祖国。该批文物应出土于我国甘肃、青海、陕西等地区,具有较高的考古、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其中8件最具代表性的马家窑彩陶,从器型和纹饰来看,应该属于马家窑文化的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和马厂类型。▲意大利归还的中国文物。(图片来源:央视新闻)那么,马家窑在哪里?马家窑彩陶是如何被发现的?当时的先民过着怎样的社会生活?马家窑彩陶因何被誉...
2024-12-11
12月4日,在“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期间,国家伟德体育民族画报社、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联合主办了“读懂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与共同发展”国际研讨会。中外嘉宾围绕“多元一体与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共同发展与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两个议题展开深入讨论。这是“读懂中国”大会举办八届以来,首次以“读懂中华民族”为主题举办专场活动。▲“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平行研讨会“读懂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与共...
2024-12-05
说起祠堂,你会想到什么?庄严崇高?祭拜祖先?供奉先贤?在贵州遵义尚嵇镇,百姓自发为一位地方官员修建了祠堂。这个人叫陈玉壂。于乾隆三年(1738年)开始在遵义为官。在此地为官六年间,他做了些什么?为何令百姓如此崇敬?▲陈公祠位于尚嵇镇的中心,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是为了纪念乾隆年间任遵义知府的陈玉壂。陈玉壂从山东引种柞蚕、教民养织、三次往返终获成功。(图片来源:“播州文旅”微信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