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科右中旗额木庭高勒苏木巴彦敖包嘎查驻村工作队会同嘎查“两委”班子积极探索“党建+家文化”新模式,聚焦“文化铸魂”,发挥党建引领护航作用,以守“小家”护“大家”,以创“微家”滋“大家”,充分利用文化的力量,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农牧户治理是乡村治理的“末梢神经”。巴彦敖包嘎查坚持以守“小家”护“大家”,重新修订“村规民约”,同每一名村民形成“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争做孝顺的人”等从自身做起保持个人美的“六个争做”约定,同每一个农牧户形成“赡养父母,教育子女,争当尊老爱幼示范户”等从自家做起保持家庭美的“六个争当”约定,以确保践行从代代“培育三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者、中华传统美德传承者、中华人文精神弘扬者)做起争创文化振兴示范村等从你我做起保持村庄美的“六个争创”约定。同时,为了更好地推动村规民约在乡村治理中落地见效,探索制定“一户带一组、一组带全村”的“1+1+N”机制,紧抓“关键少数”,“两委”班子成员、党员、村民代表等带头践行村规民约,充分发挥示范效应作用。
充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是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的有效手段。巴彦敖包嘎查坚持以创“微家”滋“大家”,强化“互联网+”思维,开始建设嘎查党支部党建协同管理系统,创建“巴彦敖包领头雁”(嘎查“两委”班子微信群)、“巴彦敖包党员之家”(嘎查党员微信群)、“巴彦敖包村民之家”(嘎查村民微信群)等微信群,并加大管理力度,加强“微”学习“大”文化,通过微信群常态化开展“每日一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等活动,同线下嘎查“乡村振兴讲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分会理论学习会”等活动有效结合起来,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新时代文明实践,引导广大村民不断增强文化认同和价值观自信,提高自我教育和治理能力和水平,初步形成了“学习文化,铸魂强魄,促进乡村治理”的工作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