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图:中国铁路哈尔滨局
近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道中华2023边疆行活动正式启动。本次活动由中国民族报社主办、“道中华”平台承办。多名中央及地方新闻媒体、正能量网络人士组成的走访团来到位于内蒙古满洲里的国门口岸,实地探访这座“一带一路”通道上的重要节点口岸。
据统计,今年前10个月,满洲里铁路口岸通行中欧班列4157列,运送货物44.9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4%、17.3%,口岸班列通行和货物运送量首次跃居全国第一。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也是满洲里口岸首列中欧班列开行十周年。满洲里口岸通过开放发展,充分利用中欧班列的高效运输能力,延伸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实现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互利共赢。
为促进便捷通关,满洲里口岸通过设置“中欧班列”专岗,协调相关部门对出口班列实行“优先编组、优先发运”,优化固化“预约通关”“归并申报”等惠企手段,引导企业叠加运用“附条件提离”“汇总征税”等便利措施,全力促进中欧班列的跨境通关便利化。同时,铁路部门积极探索“宽轨出重”模式,提高口岸站货车换装效率,最大限度保障班列运输秩序。
作为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十年来,经停满洲里口岸的中欧班列日夜穿梭、国际贸易络绎不绝。满洲里口岸奏出合作共赢的“时代交响”,在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更大作用。目前,经满洲里铁路口岸出入境的中欧班列运行线路达21条,通达俄罗斯、波兰、德国、比利时等13个国家,覆盖国内哈尔滨、沈阳、西安、南京、郑州、长沙、成都等60个城市。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能够行稳致远,离不开共建国家的通力合作。各国铁路部门定期组织会谈,及时沟通车站存车、编组、卸车等情况,对接运输计划,24小时协助外贸客户办理中欧班列通关业务。满洲里口岸每天都有列车搭载着成千上万的“中国制造”,鸣笛启程奔赴欧洲,班列通行量约占全国总量的三成,货物涵盖日用百货、工业机械、金属、农副产品、木材等12大品类。
共建“一带一路”顺潮流、得民心、惠民生、利天下。一项项实实在在的产业投资、一批批小而美的项目成果,造福的是当地百姓,带来的是发展机遇。满洲里口岸为中欧班列的畅通开行提供着坚实保障,见证着欧亚大陆上的“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