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德体育

【学习强国】牢记嘱托跟党走 石榴花开在草原——呼伦贝尔市持续为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贡献力量
发布时间:2024-01-01 08:00  来源:学习强国   
分享到:
【字体:  

呼伦贝尔,一座和谐宜居之城,各族儿女在这里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共同唱响同心筑梦的时代乐章,共同建设祖国边疆亮丽风景线。

进入新时代,呼伦贝尔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深入落实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在始终如一呵护好“模范自治区”崇高荣誉上勇担使命、矢志奋斗,聚焦推进“七个作模范”落实到位,在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中不断增强呼伦贝尔自觉、彰显呼伦贝尔担当、写好呼伦贝尔篇章、展现呼伦贝尔温度、放大呼伦贝尔优势、树好呼伦贝尔形象。

让草原深处传遍党的声音。(摄影:张志敏)

感恩党 听党话 跟党走 筑牢民族团结政治基础

呼伦贝尔市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将其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作为政治考察、政治巡察、政绩考核和市常态化大督查的重要内容,市委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呼伦贝尔市委员会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关于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制定出台《呼伦贝尔市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实施方案》。

呼伦贝尔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坚决扛起“第一责任人”责任,带队赴国家伟德体育汇报对接,积极争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实施“三项计划”等方面的指导支持。及时召开市委民族工作会议,传达学习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有关工作要求,先后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统战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深入基层一线实地指导工作,确保全市民族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各旗市区党委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加强对民族工作的统筹调度。全市所有苏木乡镇(街道)全面推行党委副书记兼任统战委员,7032名网格员全员确定为民族工作联络员,建立涵盖全市范围的1100支“石榴籽志愿服务队”,确保党的民族政策到基层有人懂,引导各族干部群众由衷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投身呼伦贝尔现代化建设具体实践。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尼尔基镇举办民族手工艺品技艺培训班,提高当地妇女的就业技能,拓宽她们增收致富渠道。(来源:呼伦贝尔日报)

树品牌 不偏离 重培养 铸牢民族团结思想基础

呼伦贝尔市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全市各项工作的主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项工作都紧紧围绕、毫不偏离这条主线,将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作为全面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的主要抓手,统筹经济发展、改善民生与凝聚人心。结合呼伦贝尔民族工作实际,不断深化“双百示范”工程,大力实施“四个百千万”工程,积极推进“六带三基地一家园”建设,聚力打造“守望祖国北疆·共绘多彩呼伦贝尔”民族团结进步品牌,在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上取得积极成效,有力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工作要求在呼伦贝尔见行见效。

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扎实推进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呼伦贝尔市近500所中小学校和幼儿园、近25万名师生全覆盖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七个一”活动,精心组织开展“民族政策宣传月”“民族法治宣传周”活动,累计举办活动680余场次,参与群众15万余人次。举办全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知识竞赛,首次发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网上有奖知识竞答活动,参与群众达35万余人次。主线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不断夯实。

自治区“十大优秀护边员”图门与贝尔边境派出所民警一同升国旗。(来源:呼伦贝尔日报)

办实事 惠民生 谋发展 扎实推进呼伦贝尔现代化建设

呼伦贝尔市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坚持把“五大任务”作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的统领性要求和推进呼伦贝尔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性抓手,推深做实产业发展“五大行动计划”,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202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继续保持较高速度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多项经济指标跻身全区前列。实施市级重点项目366个,开复工率达100%。招商引资成效显著,签约项目236个。海拉尔区东山红星不夜城等48个外摆经济释放城市消费活力,“呼伦贝尔·礼‘上网’来”电商品牌效应持续放大,实现网络零售额35亿元,获批国家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

绿色发展指标继续走在全区前列。在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持续巩固拓展防沙治沙成果,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步伐,深化对内对外开放,打造更优营商环境,以创新思维、务实举措、实干作风,推动各项政策措施和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2008年,鄂伦春族狍皮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来源:呼伦贝尔日报)

呼伦贝尔市着力推进民生改善,精准化制定落实“民生事项清单”。2022年,投入资金16.62亿元,实施了38项民生工程;下达公共文化体系建设补助资金4231.27万元,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下达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1.33亿元,推进解决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下达边境地区转移支付5.58亿元,增长17.5%,扎实开展固边兴边富民行动。推进京蒙协作高质量发展,精准实施六个“倍增计划”,助力边疆民族地区各民族群众增收致富。“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240余项民生事项实现全域通办,在全区率先实现12345热线一号对外服务,真正实现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阳光温暖,照耀边疆,照耀在我们的心上。听党的话,跟党走,感恩的歌儿代代传唱。”悠扬的旋律,唱出了呼伦贝尔各族儿女的心声。

在新时代继续保持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是党中央对内蒙古提出的殷切希望。呼伦贝尔市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力争率先创建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持续擦亮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金字招牌”,努力在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中当标兵、作模范、走在前。

世界杯押注 十大玩彩信誉平台 十大彩票游戏平台 澳门金沙娱乐城 网络赌博网址大全 澳门新葡京在线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