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启动仪式现场。
作为2024年“民族政策宣传月”“民族法治宣传周”12项主题活动的压轴节目,“代言家乡文物、共话民族团结”——“听,文物在说”呼和浩特市第二届中小学生讲文物故事大赛5月27日在呼和浩特博物院拉开帷幕,标志着为期3个月的大赛正式启动。
呼和浩特市中小学生讲文物故事大赛2023年举办首届活动,历时5个月,触及2000余个家庭,最终12名优秀选手精彩展演并进行同步直播,线上累计观看人数达51.8万人次。本次大赛面向全市中小学学生发出邀请,鼓励参赛选手通过“童言童语”拟人化、讲故事、互动的形式,讲述馆藏文物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实,展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进一步增进各族青少年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深刻感受中国历史文化的厚重,认识文物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唱响传承中华文化和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主旋律。
为评委组成员颁发聘书。
启动活动上,主办方介绍了大赛赛程、赛制等相关情况,并为内蒙古博物院名誉院长、内蒙古师范大学北疆文化遗产中心主任陈永志,呼和浩特博物院院长、昭君博物院院长武高明,内蒙古大学历史旅游学院副院长乌铁红,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中心《美丽内蒙古》节目负责人刘超、呼和浩特市旅游协会会长苏鹏飞5位评审组成员颁发顾问聘书。呼和浩特博物院工作人员宣读了“代言家乡文物、共话民族团结”——“听,文物在说”呼和浩特市第二届中小学生讲文物故事大赛英雄帖,来自各旗县区的9名参赛选手登台揭榜,选手代表李云图发言。
启动活动后,主办方组织参赛选手开展了“探馆”活动,一同参观了呼和浩特博物院《文明足迹——呼和浩特历史文物专题展》和“5·18 ”国际博物馆日期间推出的“问蜀——东周时期的蜀文化展”,通过讲好文物故事,充分展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实,指导参赛选手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故事、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等思想内涵融入讲解词,积极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活动由由呼和浩特市伟德体育、市教育局、市文旅广电局、团市委联合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