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车站街道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推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为目标,确立了“一园四中心四嵌入”总体思路,通过打造竞香苑一个主题“公园”,完善综合治理、党群服务、退役军人和居家养老四个“中心”阵地,实现宣传、维稳、便民、服务等各项工作的深度“嵌入”,全力推动创建工作有形有感有效高质量开展,街道获评全市民族团结创建示范单位、基层社会治理“大比武”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坚持大众宣传,画好最美“同心圆”
街道依托辖区资源优势,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打造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涵盖红色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文化等内容占地42000平米的主题公园,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无形”的方式融入到各族群众“有形”的日常生产生活中。主题公园制作各类宣传标识110余处,以户外开放的宣传形式,提高了辖区居民共同意识宣传教育的渗透力和受众面。公园建成以来,先后举办城市那达慕、主题宣讲、文体活动等40余场次,参与群众人数达12000余人次,成为促进辖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共学共享共乐的新地标,有力推动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各项工作的纵深开展。
坚持一体推进,共建共享“一家亲”
街道对照“功能全要素、响应全天候”的实战化目标,投资25万元对190平米的综治中心进行全方位的提档升级,让综治中心成为维护民族团结的“前沿阵地”,获评全市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投资15万元,提升街道党群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设置7个红石榴籽服务窗口,明确 69类36项帮办代办清单,使中心成为服务辖区各族群众的“连心桥”,获评“临河区示范型基层便民服务中心”;争取资金53万余元,新建了占地320平米的高标准退役军人服务站,涵盖综合服务、心理咨询、健身娱乐、模拟射击、武器展厅、影像学习等12个功能室,充分调动退役军人融入街道、服务社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彰显退役军人力量;争取资金830万元,建成了占地220平米的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内设公益餐厅、康复理疗、老年大学、健康健身等场所,定期组织开展“远亲不如近邻,民族团结一家亲”等系列活动,全力打造辖区各民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精神家园”,获评“全国智慧养老示范街道”荣誉称号。
坚持发展为要,宜居宜业“暖民心”
在创建过程中,车站街道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整合各类资金项目5600万元,新建了7000平米的国营便民市场、2400平米的全民健身中心和900平米的完整社区试点项目,让辖区居民切身感受到创建工作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改建了700平米的市级社会组织孵化基地,10家民间组织相继入驻,增添了创建工作的新动力;联合市区两级人大筹资61万元,对2.24公里的王贵渠路段进行了综合立体改造,使过去的“龙须沟”变成了今天的“景观带”;发动17个市区包联单位实施民生实事23项,兑现居民微心愿126件,全方位保障了辖区居民从“住有所居”向“住要宜居”华丽转变,重塑了老城区的烟火人气,再现了街道的繁华之景,全力绘就辖区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壮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