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21日上午,由中国蒙古文学学会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古籍征集研究室、鄂尔多斯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协办的“中国蒙古文学新时代发展成就研讨会暨中国蒙古文学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开幕式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研究中心举行。
开幕式由学会副理事长满全教授主持,理事长斯钦巴图研究员代表学会第六届理事会致年会开幕辞。鄂尔多斯市副市长额登毕力格致辞。学会副理事长乌·纳钦研究员作年会筹备工作报告。副理事长巴·苏和教授、莎日娜研究员、额尔敦哈达教授、额尔登别力格教授、朝格吐教授、陈岗龙教授、树林研究员以及秘书长莎日娜出席开幕式。年会协办方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古籍征集研究室主任苏雅拉图、鄂尔多斯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张铭、二级调研员孟克其其格出席开幕式。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青海民族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赤峰学院、呼伦贝尔学院、河套学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90多名正式代表参加开幕式。
斯钦巴图理事长在致辞中指出,本次年会突出特点是站在时代的潮头,在蒙古族文学研究中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精神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年会五个议题、创新成果推介、前沿专题主旨演讲等又兼顾到了蒙古族文学研究前沿,对推动我国蒙古族文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本次年会的组织实施与以往有着很大的不同,是从一开始就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有制度地进行的。这种创新是我们学会年轻一代学术骨干们带来的,学术队伍的新老更替对学会的运作、蒙古族文学研究的发展很有意义。感谢年会协办方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古籍征集研究室和鄂尔多斯市民族事务委员会,他们的鼎力协助使这次年会得以顺利举办。
额登毕力格副市长在致辞中表示,这次年会能在鄂尔多斯市举办,既是对我市民族工作的充分肯定,更是对我市蒙古文学发展的大力支持,必将对我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基本内容的北疆文化品牌打造工作注入强大动力。这次会议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工作重要论述的务实行动,也是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举措,必将使我市蒙古文学事业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乌·纳钦副理事长在题为《激发会员主体性意识,让学会自动运转起来》的2023年学术年会筹备工作报告中回顾了自2022年4月学会换届以来秘书处所做的工作,对本次年会创新举措做了具体说明。他提出,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党委领导下,学会联合秘书处和联合党支部形成了规范化、一体化、学术化办会思路,旨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努力激发会员的主体意识,让学会自动运转起来。本次年会有两个创新举措:一是创新了年会研讨会组织方式;二是创新了研讨会单元结构。这是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社团管理办法》中“(学会要)坚持改革创新,提升发展能力”的要求,着力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能有所创新,以提升学会内在活力和发展动力。开幕式上斯钦巴图理事长代表第六届理事会向副理事长、学术委员会委员代表、常务理事代表、理事代表等颁发证书。
本次年会设置开幕式、“名家推介:中国蒙古文学研究创新成果报告会”“前沿专题:分组平行论坛”“前沿专题主旨演讲”、闭幕式暨会员代表大会等单元。分组平行论坛包括“中国四大奇书/四大名著在蒙古地区传播研究”“蒙藏汉满文化关系研究”“蒙古族文学理论遗产整理研究”“蒙古族现当代文学研究”“蒙古族口头传统与蒙汉文化交融研究”等前沿专题。
本次年会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三大史诗”和蒙古文古籍保护方面的重要论述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为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研究的知识创新、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贡献中国蒙古族文学研究界集体智慧的一次学术实践,对于以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指导全国蒙古族文学学科建设,研讨总结中国蒙古族文学新时代发展成就并规划未来任务方向有指导性意义,也对加强全国蒙古族文学研究界学术交流、凝聚全国蒙古族文学研究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推出高水平研究成果,积极构建文化传承发展研究的学术范式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