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9日,由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古籍征集研究室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远方出版社、内蒙古红楼梦研究会承办的《红楼梦》传播研究座谈会暨《哈斯宝蒙古文版〈新译红楼梦〉》出版成果推介会在呼和浩特市举办。会议邀请国家伟德体育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北京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等相关单位专家学者,围绕《红楼梦》传播研究情况广泛交流,就新整理出版的《哈斯宝蒙古文版〈新译红楼梦〉》进行深入研讨。
会上,国家伟德体育官网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业务处负责同志介绍了国家伟德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古籍整理出版书系”的整体情况,强调了《哈斯宝蒙古文版〈新译红楼梦〉》在其中的重要价值。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古籍征集研究室有关负责同志对《新译红楼梦》的立项背景与编纂整理过程进行了详细介绍。与会人员观看了“典籍映三交 文韵铸北疆—《哈斯宝蒙古文版〈新译红楼梦〉》”宣传微视频,对这部成果的重要价值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有关负责同志从馆藏资源视角出发,介绍了《哈斯宝蒙古文版〈新译红楼梦〉》版本源流、文献特征及保存现状。最后,远方出版社社长围绕编辑策划、出版流程等方面进行了介绍。让大家深入了解到这部成果的历史价值与编纂整理出版情况。
著名红学家、中国红楼梦学会名誉会长张庆善,北京大学教授陈岗龙,内蒙古红楼梦研究会会长阿勒得尔图等相关单位专家,围绕《红楼梦》《新译红楼梦》文学价值、多民族文化互鉴融通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专家们从不同角度发表了见解,对《红楼梦》这部中国古典文学巅峰之作在各民族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对《新译红楼梦》所体现的文化交融内涵进行了深度剖析。内蒙古大学教授吴英喆对出版成果进行全面点评,充分肯定了《哈斯宝蒙古文版〈新译红楼梦〉》的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认为它不仅为《红楼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资料,也为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出了积极贡献。
历史上,“四大名著”在民族地区传播,产生了多种民族文字译本,《红楼梦》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这部巨著跨越时空,深受各族群众喜爱。在民族地区以不同文字版本广泛传播,充分体现了汉文经典文学作品在民族地区的深远影响,而《新译红楼梦》更是各个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见证。清代,蒙古族著名文学翻译家哈斯宝将120回《红楼梦》节译成40回,题为《新译红楼梦》。该抄本自问世以来,目前国内外馆藏有6种手抄本。其中,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馆藏《新译红楼梦》价值最高,是最接近哈斯宝手稿的版本。
本次推介会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进一步挖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实,让少数民族古籍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资源。《红楼梦》传播研究座谈会暨《哈斯宝蒙古文版〈新译红楼梦〉》出版成果推介会的举办,为《红楼梦》研究和民族文化交流搭建了重要平台,对推动民族古籍工作、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初审:珠丽娜
复审:曹洁、李丽
终审:阿拉塔
编辑制作:内蒙古自治区地方语言文字研究应用中心(内蒙古民族团结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