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德体育

乌兰浩特市: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 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巩固维护红城 民族团结良好局面
发布时间:2022-01-17 14:22  来源:监督检查处   
分享到:
【字体:  

多年来,乌兰浩特市委、市政府把民族工作摆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谋划推动,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对内蒙古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盟委民族工作决策部署,高举民族大团结旗帜,践行守望相助理念,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落细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推进创建工作广泛开展,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巩固和维护了红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强化政治引领,为创建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实施“一把手”工程,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创建工作组织有力。健全民族工作管理网络,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领导干部考核测评体系,推进工作高质量、高标准落实。印发《关于推进“民族团结模范区”建设2019-2023年实施方案》《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工作实施方案》等务实管用的制度方案,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2035年长远规划中。利用“一馆三址”等阵地,结合“红城文化节”等活动,开展革命传统和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增强了活动吸引力,提高了群众参与度,“三个离不开”“四个共同”“五个认同”思想扎根各族人民心中。

定期召开创建工作推进会,加强对创建工作的推动落实

——增进文化认同,全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组建“宣传小分队”“乌兰牧骑宣讲团”,通过群众性文艺演出、基层大讲堂等主阵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将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纳入党校培训必修课,全市党员干部理论政策法律法规和民族知识知晓率达到95%以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教育,开展《戏曲进校园 经典共传承》等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激发青少年爱国之情,促进各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利用校园阵地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开展诵读红色经典、红色经典书法作品展览等活动,形成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长效机制;常态化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扎实做好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拓展“互联网+民族团结”新思路,在媒体平台开设石榴籽微课堂、“民族团结先进集体、模范人物事迹”专栏等,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入脑入心。加强青少年民族理论知识的学习理解,在各中小学开设宣传民族团结思政课,实现民族团结代际传承。印发《红城民族团结颂》《石榴花开》事迹汇编,讲好“红城故事”、传播“团结声音”,实施市民素质提升工程,开展“红城好人”“道德模范”“感动红城人物”“五好家庭”“民族团结文明之星户”等评比,以典型和榜样力量,激励干部群众见贤思齐、比学赶超。

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镇组织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系列活动之“千村万寨心向党 载歌载舞庆丰收”趣味运动会

——以人民为中心,深入推动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各党(工)委延伸党建触角,擦亮“党建领航+民族团结创建”品牌,在不同领域、行业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党建联建体系,搭建起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合作平台。结合“党员进社区”,对各族困难家庭帮扶结亲。各嘎查(村)、社区举办“邻里节”“百家宴”等活动,促进各民族团结密切邻里关系。为经商务工的各族群众提供就业咨询、免费技能培训、子女入学等便民服务,增强各族群众归属感。立足本地优势,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做大做强文化旅游、特色种养基地和绿色加工企业等优势产业,助力“红城·1947”“兴安盟大米”等特色品牌发展壮大,以特色产业推动经济加快发展。实施水、电、路、讯、房、环境改善示范村工程,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有效解决上学、看病、就业难题。 

——聚焦重点和关键环节,加快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转化。社区以“党建领航+民族团结创建”为核心,帮助镇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销售农副产品,实现民生、民族团结双丰收;改建民族团结文化广场,彰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品牌特色;分批对社区、窗口单位等进行打造,突出党建统领下民族团结特色亮点。紧盯重点工作任务。抓细、抓常、抓实民族团结重点工作任务,在推行国家统编教材工作中,采取宣传教育、调研督导、心理疏导等措施,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和师生响应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坚决推行使用三科国家统编教材。

——健全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全面提升治理能力。以民族情感共鸣点、群众利益结合点为切入点,延伸拓展领域,激活创建细胞,形成品牌、打造特色。发挥““党建领航+民族团结创建”效应,积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红城经验”。坚持党建引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主思路,聚焦社区、嘎查村民族事务治理,延伸工作触角,在不同领域、行业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联建体系,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民族事务治理能力。持续巩固两级民族关系协调体系、三级民族工作管理网络,以“民族团结进步和社会和谐稳定”为核心的“二三一体系”建设,全市涉及民族因素矛盾纠纷、网络舆情和群体性事件持续为零。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八进”与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相结合,创建之花在各行业、各领域“百花齐放”、亮点频现。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纳入各类评选,激活基层“细胞”,促进全社会形成爱国爱党、邻里友爱、家庭和睦、遵纪守法、团结互助的良好氛围。

太阳城集团 十大玩彩信誉平台 十大博彩公司官方网站 体育博彩 十大博彩网站 正规博彩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