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德体育

呼和浩特市:凝心聚力共奋进 全力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发布时间:2022-06-02 10:34  来源:呼和浩特市民族事务委员会   
分享到:
【字体:  

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并纳入全市工作大局,作为首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心工程”,维护“模范自治区”崇高荣誉的实际行动。

立体布局促进高效开展。呼和浩特市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党政主要领导“双挂帅”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和5个专项组全力推动创建工作高效开展。各旗县区和市直部门也相应建立了创建工作专班或专门机构。各街道镇也配备了专兼职工作人员,以“市—旗县区—镇街道”三级创建体系推动各项工作向纵深发展,切实加强对创建工作的指导协调督促检查。

2021年,呼和浩特市在全区率先出台了《呼和浩特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意见》,制定下发了《呼和浩特市推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工作方案》和《呼和浩特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责任清单》以及《呼和浩特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测评指标》《呼和浩特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八进”工作方案》等指导性文件,从细化分工、压实责任、健全机制、明确举措、强化考核等方面制定具体措施,推动创建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制度化、规范化开展。

全域创建推动全面覆盖。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分层分类精准实施“三大工程”,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在全社会广泛开展。

“示范引领工程”通过学习研讨、辅导讲座、网络教育、双月读书会等形式,在全市干部中广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培训,持续做好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宣传教育,引导全市干部自觉践行“两个维护”,切实当好“两个屏障”的建设者、守护人。全市已累计组织干部教育培训1104期、专题辅导讲座1933场、专题研讨1694次,培训干部21万人次,实现了干部理论学习教育全覆盖。

“固本强基工程”在“民族政策宣传月”“民族法治宣传周”“第38个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12·4国家宪法日”等重要节点,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开展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融入百姓日常生活。2021年,全市先后举办讲好身边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分享会20余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活动500余场。

“培根铸魂工程”在全市中小学中大力开展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七个一”活动,即:每学期召开一次主题班会、每个学生参加一次实践活动、学习一个典型模范、讲述一个故事、学唱一首歌曲、撰写一篇作文、参观一次展览。同时,针对青少年群体教育特点,呼和浩特市在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建立国家伟德体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呼和浩特市分基地,在昭君博物院筹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研究基地,通过校内校外教育联动,切实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理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扎根青少年心中。

示范引领助力提质增效。按照“培育点、连好线、拓展面、广覆盖”的工作目标,呼和浩特市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带”建设,精心培育了一批特色鲜明、亮点突出、成效显著的创建示范典型,有效推动创建工作提质增效。回民区三顺店社区和新城区昭君新村社区,通过开展“民族团结模范家庭”“最美家庭”评选,举办“讲好身边民族团结进步故事”主题活动,打造社区“红石榴驿站”等形式,实现各族群众共居共乐,交知心朋友、做和睦邻居,持续推进各民族群众在更深层次上交往交流交融。赛罕区市民服务中心通过搭建服务平台,充分运用各类社会资源,为辖区群众提供就业指导、职业培训、医疗卫生、社会救助、法律援助等服务,实现基层服务精准化。玉泉区清泉街社区持续推行“乐民”工程,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平台,成立了书法、绘画、舞蹈等群众性社团组织,组建了夕阳红老年人舞蹈队、同心圆乒乓球队等一系列群众性文体活动队伍,通过定期举办各类文体娱乐活动,促进各民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常态化宣传教育让民族团结深入人心。充分发挥媒体作用,扩大宣传影响力,呼和浩特日报、呼和浩特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法律法规,广泛普及民族知识,宣传近几年涌现出的全国、全区、全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的先进事迹,以典型推广激发各族干部群众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正能量。

呼和浩特市委统战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民族团结政策宣传月”“身边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守望相助同抗疫 民族团结花盛开”等专栏,编发相关信息200多篇,并向各级媒体推送。

聘请内蒙古广播电视台五位知名主持人担任呼和浩特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公益宣传大使,组织拍摄制作公益宣传片,在各级主流媒体及社会面广泛宣传,点击观看量达115万余次;制作了5期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系列动画小视频,累计转发7万余次,在全市营造了“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浓厚氛围;在新浪内蒙古微博客户端开设青城石榴籽话题,发布全市各族群众紧密团结、奋发图强、团结友爱等内容,阅读量已达2480.6万次;在主要街道、景区、公园、交通要道、学校、创建示范点等场所,设置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形象和符号150余处。

积极开展三级媒体集中采访活动,人民网等20余家主流媒体组成采访团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集中采访活动。同时,全市大力推进宣传教育精细化,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在城区重点路段、广场公园制作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展板、文化墙绘,在机关办公场所、街道、社区设置民族团结进步宣传专栏等,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群众日常生活,切实提高全社会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知晓度,推动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和“五个认同”理念深入人心。

澳门博彩在线 十大彩票游戏平台 网赌最安全平台 在线博彩平台 全网最大的彩票娱乐平台 賭球在线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