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德体育

赤峰市元宝山区西露天街道“六微工作法”点亮民族团结星星之火
发布时间:2022-07-15 13:27  来源:赤峰市民族事务委员会   
分享到:
【字体:  

近年来,赤峰市元宝山区西露天街道以“六微工作法”,把民族事务全要素纳入网格管理体系,推动探索新时代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微平台”让社区治理精细化。西露天街道开展民族“双向服务”工作,把民族工作纳入社区17个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在具体细节上,吸纳党员、楼长、志愿者等100余人担任网格信息员,将共建单位与社会组织等融入“格”中,并依托数字化技术手段,建立“信息管理”和“服务保障”两个网络,实现基层共治、服务管理、民族矛盾上报等事务信息化、及时化、精细化,“网格+安全监管”融合联动工作机制甄别处置网格内上报的民族领域安全稳定隐患线索,针对辖区面积大、楼院多、党员多的特点,社区还建立了“随手拍、立即传、马上办”的微信群,党员群众利用随手拍的方式发现问题立即发布,社区第一时间协调各方进行解决,累计解决事项300余件,做到了服务零距离。

“微宣讲”让民族教育时时抓。社区从加强干部群众教育管理入手,发挥“微宣讲”选题精准、时间不长、内容集中、形式灵活、地点随机的特点,开展“社工话说《民族政策三字经》微视频”、社区贤人讲民族历史等多样活动10余次,利用新方式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转变为“草根化”语言。利用社区讲堂、道德讲堂等载体,坚持每月固定宣传,组建“社区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宣讲团,开展“党员讲民族历史”“典型讲事迹”“草根宣讲”为主要内容的“两讲”活动30余次,增强民族教育观深入人心。发挥“社区微信联络群”等平台作用,打造“指尖上的微宣讲”,定期推送民族团结事例、传递团结最新声音等100余篇目,让群众在不知不觉中受教育,拉近了社区与各族居民群众的距离,消除了隔阂,增添了凝聚力。

“微调解”让矛盾化解邻里和。以金河湾社区为试点,成立了“社区小管家”队伍,由社区人员、志愿者、小区党员中有法律特长的人员组成“微调解”队,对居民纠纷问题做到“三早”,即:早发现、早报告、早解决。当居民发生纠纷投诉、民意诉求等问题时,提前介入、真情服务、化解矛盾,采取“两三个人唠唠嗑、三五分钟解忧难、闲暇间隙鼓鼓劲”的交流方式,随时随地、面对面地解决了群众诉求50余件,做到了“情况掌握在小区,问题解决在小区,工作推进在小区,感情融洽在小区,工作效果在小区”。

“微行动”让志愿服务更满意。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整合辖区单位、党员群众、在职党员、“五老人员”等资源,建立各类志愿服务队7支,人员达到300余人,常态化开展小组议事协商、邻里纠纷调解、孤寡老人和残疾人关爱等服务活动30余次,依托打造的洪德精神传承室、爱心敲门行动、巧娘问暖等志愿服务品牌开展活动40余次,以高质量高水平的志愿服务品牌在提升居民幸福感、满意度,进一步促进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

“微心愿”让幸福传递千万家。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便捷导航图,标注周边15分钟范围内常态化开展党员亮身份进门“听你说愿望”活动,广泛向困难群众、高龄老人、留守儿童、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征集微心愿,由志愿者认领居民心愿,帮助群众实现“微心愿”达60余件。针对辖区老年人多的特点,开展“和谐邻里情联谊会”、“趣味运动会”为各族居民构建交流融合活动20余次,增强了各族老年人对社区的归属感,提升老年人生活的幸福感。

“微工程”让为民服务零距离。秉承“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理念,深入辖区走访调查,摸清就业困难对象的相关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通过社区就业服务平台,组织开展再就业培训,落实各项再就业扶持政策。发挥“移动办公桌”党建品牌作用,网格员以民情日记本开展三问活动,现场为居民提供政策咨询、宣传动员、事项代办、纠纷调解、诉求受理等服务,让各民族群众在团结友好的民族文化氛围幸福生活。

澳门永利赌场注册 全网最大的彩票娱乐平台 博彩平台 澳门博彩官网 十大博彩网站排名 立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