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德体育

包头市“三个强化”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2-08-17 11:36  来源:包头市民族事务委员会   
分享到:
【字体:  

近年来,包头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扣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目标,充分发挥组织引领、党建融合、示范带动作用,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力量。

强化机制建设,确保创建工作落实落细落地。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纳入机关党建工作重要内容,做到创建工作与机关党建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同落实。各部门单位从高站位谋划抓起,从全方位推进落实,建立健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单位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职能部门具体抓的工作机制。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 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举措,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业务融合、示范带动作用。坚持把创建工作纳入机关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和机关党建综合考核之中,按照“一季一调度、半年一督查、年终一考核”的原则,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召开重点工作推进会,对市直机关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进行统筹安排,有效促进创建工作各项任务落实更加到位。

强化宣传教育,筑牢民族团结进步思想基础。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抓紧抓好,始终把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学习作为“第一议题”、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支部“三会一课”的重要内容,纳入党务干部、党支部书记、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青年理论干部能力提升教育培训必修课,推动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法规进机关、进课堂、进头脑。坚持“线上线下”多维发力,开办机关党员干部学习教育“云中课堂”,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辅导,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目前已举办3期,参学人数达3.6万人次。充分发挥市直机关理论宣讲团作用,举办“机关干部大讲堂”、专题报告会等,扎实做好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法规宣传阐释。“七一”前后,工委广泛开展“追寻红色印迹”主题研学、“同声颂党恩、喜迎二十大”群众性歌咏活动、“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青年理论学习提升工程成果展示分享会,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认真开展“一周两月”活动,各部门各单位通过悬挂宣传标语、制作宣传展板、开设宣传专栏,大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群众增强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各部门单位还通过参观学习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学习典型人物事迹、举办知识竞赛、主题征文等活动,传播民族团结好声音,着力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浓厚氛围。

强化组织引领,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坚持将党的领导贯穿于民族工作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有效融入模范机关创建、机关文化建设、纳入“最强党支部”建设基本内容,充分运用党建力量、党建方法、党建资源,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打造具有机关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品牌。深入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和走访慰问工作,市直机关部门单位领导干部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主动与困难群众结亲,330名领导干部“结亲”420户,152个党支部“结亲”630户,开展走访慰问1932人次,解决群众揪心事烦心事195件。通过实施守边固边工程,推进智慧边防建设,不断改善边境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助力推进乡村振兴,精心选派政治可靠、德才兼备的机关党员干部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积极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培育壮大嘎查村集体经济,积极探索“党支部+”模式,加大民族特色产业项目扶持力度,点燃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强化党员志愿服务,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优势,组织机关党员干部深入包联社区、互联互动社区开展民族政策宣传、健康讲座、法律援助、困难帮扶等志愿服务活动,推动机关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双报到”参与社会治理服务成为常态。连续多年组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为困难学生开展捐资助学活动,累计捐款达20多万元,有效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实际行动践行“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理念,不断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十大网上赌博网站排名 正规的棋牌平台排行榜 十大网络彩票平台大全 最近最火的赌博软件 bet365体育 靠谱网赌平台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