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锡林浩特市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时,提出了“守望相助”的殷切期望。近年来,锡林浩特市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积极落实“守”的责任,树立“望”的意识,弘扬“相助”的优良传统,以“四个持续用力”为抓手,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切实维护好巩固好“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的荣誉称号。
在完善体制机制上持续用力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更加有章可循。党的领导是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保证。为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锡林浩特市始终坚持将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不断完善民族工作领导机构,形成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副组长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在全市各苏木(镇)、街道全部配备专职统战委员,同时增设市伟德体育综合服务保障中心,择优配备工作人员6名,专门负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使基层民族工作力量得到切实强化。
在强化宣传教育上持续用力使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思想基础进一步夯实。宣传教育是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手段。近年来,锡林浩特市不断拓宽宣传渠道、创新宣传方式,充分利用辖区管辖资源,通过LED屏、标语、海报、宣传栏等阵地,广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主要做法和典型经验,同时依托大数据、新媒体等技术手段,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举办锡林浩特市“书香润草原·绵绵石榴情”讲书人大赛、锡林浩特市首届“石榴情”民族团结专场文艺晚会,推出MC动画、实拍短片等融媒体产品并在不同平台广泛播放,营造了浓厚社会宣传氛围。
在丰富创建载体上持续用力切实打通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最后一公里”。为了有力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深度发展,锡林浩特市不断丰富工作载体,通过创新性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进机关单位、进企业、进街道社区、进苏木镇嘎查、进校园、进部队、进互联网等,以点带面打通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最后一公里”。在机关单位,统筹推进“四必须三带头”,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创建工作中走在前、做表率。在企业,主动做到“四个融入”,积极推进企业发展与社会和谐共进,彰显民族团结责任担当。在街道社区,对标对表“五有标准”,围绕城市民族工作,不断巩固互嵌式社区环境。在苏木镇嘎查,全面推进“七抓七促”,打造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双示范嘎查,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在学校,全力搞好“七个一活动”,使民族团结的种子深深扎根于各族青少年儿童心中。在部队,精准做好“七个纳入”,军地军民共建共享、融合发展。在互联网上,有序实施“四个一”,建设好网上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在服务各族群众上持续用力奋力谱写“同进步、齐发展、共繁荣”美好局面。多年来,锡林浩特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努力让农牧民过上好日子”的重要指示,不断优化服务方式、拓宽服务渠道,多措并举为服务好各族群众不懈努力。在城区,通过社区设立的“民族团结促进岗”,赋予网格员民族工作职责。2022年上半年,锡林浩特市先后对担负民族工作职责的网格员开展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培训3次,组织网格员入户宣传党的民族政策5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在牧区,通过下达中央、自治区本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补助资金,扶持巴彦宝拉格苏木巴彦哈日嘎查股份经济合作社高产饲料和肉牛养殖一体化项目以及宝力根苏木希日塔拉嘎查股份经济合作社标准化肉牛养殖牛舍基础建设项目,助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