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阿1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呈现新气象
发布时间:2023-02-10 17:44 来源:监督检查处
包头市昆区市府东路街道阿1社区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突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这个根本,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五心工程”,着力打造三基地五阵地,建设共学共享的文化社区、共居共事的平安社区、共融共筑的文明社区、共生共乐的和谐社区,2021年11月被命名为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2023年1月,评为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社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迎来新气象,展现新作为。 新气象体现在把牢主线——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以思想定心工程,强化政治自觉,建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思想教育阵地。社区党委始终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不动摇,不断完善民族工作体制机制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每周组织社区党员以“周四党课”、专题研讨、专题讲座、“三会一课”等方式在红色课堂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等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定期开展研讨交流,不断夯实干好民族工作的组织基础和思想基础。 新气象体现在强化任务——着眼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以共建连心工程,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建成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展示阵地,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社区党委联合辖区共建单位包头市博物馆、包头市非遗中心建成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展示阵地,阵地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重在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作品。社区以塑造文化品牌为切入口,让中华传统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社区推行文化微体验品牌,拓展创新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教育实践活动内容,创办《传承的力量》文化品牌。社区建成包头市首个社区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开设剪纸、泥塑、面塑、荷包制作、马头琴、呼麦等非遗公开课堂,成为暑期少年儿童的打卡地。社区以红石榴志愿文艺服务队为依托,建成包头市老年大学首个社区教学点,莫尼乌拉合唱团、雅韵老年模特队等12支文艺队伍共学爱国主义歌曲和各民族优秀经典歌曲,学走旗袍秀等等,他们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赋予传统节日活动以时代内涵。 社区围绕树牢国家观、历史观、文化观、民族观、宗教观,深入挖掘、整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史实,建成以展示党领导各族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奋斗中形成的精神谱系为主题的政治生活馆,以展示包头历史文化脉络为主题的正北山河历史文化馆,以展示共产党人的家风文化为主题的清廉家风馆,以展示昆都仑区各民族多元一体、交往交流交融繁荣发展为主题的民族团结进步宣教室,通过文字、图片等多种形式生动展现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推动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交融创新,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进一步凝聚起促进民族团结的智慧和力量。 新气象体现在创新治理——积极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建成民主法制融合阵地和服务管理机制,推进在实现共同富裕中为各族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社区党委把民族团进进步创建作为城市治理的重要抓手,形成法治、德治、自治“三治融合”的特色治理机制。发挥社区老书记李翠兰的先锋模范作用,成立“李书记劳模工作室”,开通24小时热线服务电话,及时解决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社区畅通健全居民自治运行平台——周四议事厅运行机制,紧贴各族居民所思所想所盼,把居民、社区老党员与社区干部等聚拢起来,拉家常一样共话社区治理,共建美好家园。社区突出民主法治促和谐,在昆区成立首家矛盾调解中心,设立社区司法援助中心、人民调解中心,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和无人律所“云咨询”平台,更好地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社区党委引领13个网格的红石榴志愿服务队常年开展“暖心志愿服务”,开展“我帮你进行时”“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志愿服务,重在引导各族居民提升道德情操,树立良好风尚。 新气象体现在完善格局——构建社区党委领导下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基层社区新格局,以八方齐心工程,建设凝心聚力的组织阵地,推进创建工作融合发展。社区党委坚持大团结大联合,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小组、创建工作促进会两个议事平台为依托,吸引辖区8家党建共建单位、13个社会组织、28名“两代表一委员”等资源下沉社区,充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力量,健全创建工作体系。形成以街道干部、社区网格员、民族工作助理员、社会组织、红色物业、居民志愿者、共建联盟单位、“两代表一委员”、统战组织等多方力量为依托的创建工作队伍,推动民族创建工作融入到社区各项中心工作任务中来,提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对中心工作的推动作用。
澳門新葡京博彩平台
十大菠菜台子
网络赌博网址大全
十大彩票网赌平台
bet365体育
南宁市林业局
盐城市林业局
厦门市科学技术局
广州市农业农村局网站
北海市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