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恼包村,这个坐落在大青山脚下的小村庄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村落,恼包村在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以人才振兴吸纳发展优势,以产业振兴补足发展动力,以生态振兴建设美丽家园,努力探索各民族共建共享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的新模式。
民族团结与人才振兴同频共振。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下派挂职干部、驻村第一书记,进一步加强恼包村基层党组织力量,党组织涵盖本硕博学历人才6人,整体班子结构优化提升。在人才引进上下功夫,探索建立能引进、留得住、能发挥作用的人才引进机制,奥莱购物中心、活力水世界、恼包之眼摩天轮、恼包酒店与民宿、儿童娱乐园、恼包村民俗大集6大产业各自成立专业管理运营团队,吸收引进全国各地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千余人,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将恼包村建设成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新农村。
民族团结与产业振兴同频共振。恼包村始终秉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理念,带领各民族群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恼包,推动恼包村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农业板块,坚持“科技+农业+农户”的发展理念,打造了100亩阳光温室、66个大棚,为前来参观的游客提供休闲采摘、农事体验等服务。发展物流板块,依托独特区位优势,引入城发物流集团,流园区入驻大型快递公司18家,年货物吞吐量达1000万余吨,提供就业岗位3000多个。突出文旅板块,结合中国传统节日持续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系列活动,举办“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等大型民俗文化活动,组建了老年歌舞队、威风锣鼓队等文化队伍,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营造各民族团结和谐、亲如一家的浓厚氛围,近四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000多万人次,为本村及周边村庄各族群众提供就业岗位6000多个,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5万元。
民族团结与生态振兴同频共振。恼包村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生态美、文化美、生活美的“三美”建设为目标,团结带领各族群众植绿护林,统筹山水林田湖治理,重点加强精细化管理,布置分类垃圾箱300多个,配备环境保洁人员和园林绿化人员200多名,规划建设环小区水系和山石景观,种植各类景观苗木绿植20多万株,绿化率达到45%,切实打造绿树成荫、碧水环绕的优美环境,使各族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倍增。2018年被评为“呼和浩特市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20年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评为“国家级森林乡村”,同年被国家标准化建设指导委员会确定为“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试点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