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0月16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内蒙古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地广大干部职工以多种形式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盛况,认真聆听、学习报告精神。大家纷纷表示,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新思想、新判断、新目标、新举措,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在新征程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红山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主任孙永刚教授:我们将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的首要政治任务,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把握时代脉搏、回答时代课题、反映时代精神,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积极参与和推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研究基地将系统推进红山文化与中华文明探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持续推进理论创新与内涵发展,不断推动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呼和浩特民族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常务副主任包山虎: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凝聚全党智慧、反映时代要求、承载万千期盼。高等学校是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阵地,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上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努力构建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引向深入。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新理念、新提法、新论断尽快融入到教学科研工作全过程中,持续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性问题研究,联合区内外研究基地,建立共享平台与合作机制,积极建言献策,努力培养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内蒙古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常务副主任阿拉坦宝力格:我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工作报告。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明确提出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我们要深刻领会报告精神,深入研究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深入研究边疆地区民族领域、民生领域、生态领域的现实问题,为边疆地区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同时要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建设各项工作,承担北部边疆地区生态安全、经济安全、社会治理现代化与意识形态安全研究等重大课题,加强人才引进力度,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提高决策咨询、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实践引领的能力,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更大贡献。
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拓俊杰(基地负责人):伟大的历史实践要靠伟大的思想作引领。党的二十大,作为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作为基地负责人,我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时不待我”的紧迫感和“冲锋在前”的奋斗姿态,把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践悟使命担当的内化力量。带领基地研究人员继续以增进共同性为着力点,围绕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深化前沿研究,推出更多具有原创性的高水平学术成果,努力为国家和自治区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发展民族理论和完善民族政策提供重要依据和决策参考,勇当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思想库”“智囊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