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德体育

内蒙古二十大代表热议报告
发布时间:2022-10-22 18:40  来源:内蒙古日报   
分享到:
【字体:  

王秀芝代表:扎根大地书写为民答卷

王秀芝代表。   

“作为一名基层代表,在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是我难忘的人生经历,激动之情难以言表。”党的二十大代表、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所蔬菜研究中心正高级研究员王秀芝说。

身为一名科研育种工作者,王秀芝代表特别关注报告中关于科技创新的内容。报告提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这为我们科研工作者指明了前进和努力的方向。”王秀芝代表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从农业方面看,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1%,农业科技整体实力进入世界前列。从我区的发展情况来看,创新让我区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底气更硬、成色更足。作为一名农业方面的科研工作者,我亲历了这些变化,由衷地感到高兴和自豪。”

30多年来,王秀芝代表一直致力于辣椒育种工作,她主持和选育“赤研系列”15个辣椒新品种,在内蒙古、广西、云南等14个省区广泛推广应用,累计种植面积达410多万亩,取得经济效益近27亿元,大大推进了我国辣椒良种产业化进程。同时,她还是赤峰市设施蔬菜技术研究团队的带头人,在工作中摸索创新了多种适合赤峰设施农业的栽培模式,助推赤峰设施蔬菜产业迅猛发展。“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科技的进步和突破。这十年间,我们的研究队伍加强了,科研条件改善了,育种方法多了,种质资源更丰富了,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科技工作的重视和支持。”说起这十年的变化,王秀芝代表的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赤峰市是农业大市,内蒙古设施蔬菜种业技术创新中心就设在赤峰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具体工作当中,扎根大地,提高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科技惠民工作,继续为广大农民送技术、送服务,让科技真正服务于基层群众,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切实发挥好一名党员、一名农牧科技工作者、一名全国党代表的积极作用。”王秀芝代表说。


张根九代表: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奋斗动力

张根九代表。  

“我是来自基层的工人代表,能有幸连续当选三届党代表,感到无比自豪,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党的二十大代表、乌兰察布市丰镇市丰川酒星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室主任兼制酒车间主任张根九激动地说。

说起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变化,张根九代表深有感触,“这十年,乌兰察布市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山更绿了、空气更清新了,在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之后,正在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国庆节前,乌兰察布市还迎来了一件大喜事,在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关怀下,岱海生态应急补水工程正式全线通水,岱海湖又可以重现‘万顷碧波、鸟翔鱼跃’的塞外美景。”

报告提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此,张根九代表深有体会。“这些年,我居住的丰镇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给我感受最深的是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就拿丰镇月饼来说,十年前,制作丰镇月饼的大多是小作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限。现在,建立了食品产业园,通过工艺和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出100多个品种,涌现出海鹏、马大哈等知名品牌。同时,‘丰镇月饼’获准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走上了品牌发展之路。我们还有‘后旗红马铃薯’‘卓资山熏鸡’‘四子王牛羊肉’等品牌,这些都已成为助力乌兰察布市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产业。”

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张根九代表说:“我们酒星公司强化党建带工建、工建服务党建机制,严格落实党内生活制度,持续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标兵班组等创建活动,形成企业文化的独特品牌,既凝聚了人心,又服务了广大职工群众,调动了党员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了公司又好又快发展。”

“大会结束后,我将深入基层,及时把大会精神宣传好。同时,继续发扬劳模精神,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奋斗动力,踏实工作,为企业、为社会、为‘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张根九代表说。


金克勒那日代表:打响新时代“红色文艺轻骑兵”品牌

金克勒那日代表。 

“报告高举旗帜、与时俱进,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的纲领性文献,给人以信仰的感召、方向的指引、前行的力量。”党的二十大代表、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乌兰牧骑声乐队队长金克勒那日,在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深受鼓舞和激励。

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作为一名基层文化战线工作者,金克勒那日代表对此深有感触。他说,目前,我区各地活跃着75支乌兰牧骑队伍,队员发展到3500多名,其中“90后”队员占比达38.7%,大学以上学历队员占比达64.2%。职能由最初的“宣传、演出、辅导、服务”拓展为“创作、演出、宣传、辅导、服务、传承、创新和对外文化交流”,成为根植农村牧区的独特文艺团体和具有代表性的内蒙古文化符号。

今年以来,全区各地乌兰牧骑依托各类新媒体平台,开展各种文艺演出活动,为基层农牧民提供文化服务。队员们或团队合作,或各显其能,打造出一支支24小时不间断服务的“数字乌兰牧骑”队伍,丰富了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乌兰牧骑60余年长盛不衰的历史表明,人民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伟大的时代给予了我们更多的机遇,同时,也赋予了我们更多的责任。”金克勒那日代表说。

他表示,要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履行使命结合起来,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贡献一份力量。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同时,要持续挖掘民族、民间文化,打响新时代“红色文艺轻骑兵”品牌,让中华文脉在赓续传承中弘扬光大。

世界杯押注 正规博彩平台 网络赌博平台 2026世界杯投注赔率 十大博彩正规平台 威尼斯人娛樂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