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沁区是内蒙古通辽市的主城区,总面积为3169平方公里,辖10个苏木镇、5个国有农牧场、11个街道,共有334个嘎查村、44个分场、93个社区。总人口71.9万,居住着蒙、汉、满、回、朝鲜等37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43.6%。
近年来,通辽市科尔沁区严格依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不断规范和加强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的管理使用,依法依规管理使用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充分发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资金属性,重点围绕助力产业发展谋划项目,以苏木镇申报与实地调研相结合,充实完善项目库;以整体规划与现实要求相结合,强化项目针对性;以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提升项目实效性,重点实施补齐少数民族嘎查村基础设施短板、特色种植业辅助设施、设施农业及扶持民族医药和手工艺企业等。正是在规范运行的保障下,科尔沁区的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项目在脱贫攻坚期为实现各族群众脱贫致富,在现阶段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均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让各族群众亲身感受到了党和国家的关怀,对于加强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保持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发挥了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同时,科尔沁区进一步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在分享党的民族政策带来的丰硕成果同时,紧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切实增强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特别是2020年以来,科尔沁区共投入1478万元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实施了涉及全科尔沁区80%苏木镇的22个嘎查村的28个项目,总受益人口超6万人,得到了各族群众的高度认可和好评。一是改善了民族地区基础设施条件。2020年投入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95万元,在大林镇前敖包嘎查和后敖包嘎查之间穿过沙坨子地区建设了1.2公里的水泥硬化路,方便了群众出行,特别是打通了前敖包嘎查学生通往学校的便捷道路,结束了前敖包学生家长每天开车往返四次绕15公里接送学生的历史;2021年投入113万元,建设了清河镇仓粮村连接科左后旗毛道吐苏木的2.2公里水泥硬化道路,打通了周边10个村通往通辽市主城区道路,为3万多名各族群生产生活提供便利条件;2021年投入47万元为敖力布皋镇乌九营子村修建穿越铁路隧道的便捷路,为乌九营子村农业生产和周边3个苏木镇12个村各族群众去往通辽市主城区提供安全便捷条件,极大降低了各族群众过往铁路而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二是发展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增加村集体收入,有效助力乡村振兴。2020年投入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120万元,在庆和镇设施农业园区为火梨、四方地、雪力、南发等四个村各建面积为2亩的暖棚,由设施农业园区统一经营管理,上述四个村每年每村村集体收入增加5万元;2022年为庆和镇太平河村建13座春棚,每座春棚面积为1.2亩,村集体以对外租赁的方式经营,每年增加近20万元的收入;2022年投资129万元硬化了莫力庙苏木稻田村玉米、红干椒和向日葵主产区生产道路,为103户农民1800亩耕地作业提供了便利条件,农户作业成本降低的同时,确保了及时施肥、及时秋收等,每年每亩收入增加50元左右, 既带动了当地群众致富,又壮大了集体经济。
大林镇前敖、后敖嘎查水泥路建设项目(建设前后对比照)
清河镇仓粮嘎查水泥路硬化项目
敖力布皋镇乌九营子村穿越铁路隧道水泥路建设项目
庆和镇设施农业园区火犁村暖棚
庆和镇设施农业园区四方地村暖棚
庆和镇设施农业园区南发村暖棚
庆和镇设施农业园区雪力村暖棚
庆和镇太平河村设施农业园区春棚建设项目
莫力庙苏木稻田村玉米红干椒向日葵主产区道路硬化项目
每当提到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为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的实惠和变化时,各族群众由衷地表示“托党和政府的关心和关爱,我们的收成越来越好了,连出门走的路都给我们修的越来越平整、越来越方便了,我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今后的干劲更足了”。面对一件又一件可喜的变化,淳朴善良的各族群众为科尔沁区民族事务委员会陆续送来了一面又一面沉甸甸的锦旗,以此来表达对党的民族政策的感激之情。
今后,科尔沁区将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激发内生潜力,促进繁荣发展,让各族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生活,让各族群众在“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过程中,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