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德体育

同达共茂 团结固边 在北疆草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发布时间:2023-11-24 09:00  来源:共同发展处   
分享到:
【字体:  

十四五”以来,达茂旗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及对内蒙古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扎实做好兴边富民行动,汇聚起完成内蒙古“两件大事”的磅礴力量,在北疆草原绘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画卷。

一、思想教育凝聚边境地区共同团结奋斗的软实力

一是高度重视边境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政治考察、巡察督查、政绩考核;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中央、自治区党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基层党组织年度必学内容。二是坚定不移推行统编教材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在各中小学校积极开展民族团结主题“国旗下的演讲”“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教育润童心”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研学活动等100余次,参与学生20000余人次,将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三是推动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深入人心,以“两个打造”助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开展“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乌兰牧骑传递党的声音和关怀”主题活动,拍摄达茂民族团结进步宣传片《同心筑梦石榴情》,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关怀传递到老百姓身边,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二、资金力量提供边境地区共同繁荣发展的硬支撑

(一)“幸福电”工程受到广泛认可。2021年以来,共投入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2409万元,实施特色优势产业配套设施项目,新建10千伏架空线路约190公里,解决边境172户散居牧民使用高压电的问题,更好地带动了边境地区农牧业产业发展。

(二)红色蒙古包作用发挥显著。2016年开始,达茂旗探索打造“红色蒙古包”模式,将民族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为积极发挥党的核心作用的战斗堡垒。2021年,进一步优化“红色蒙古包”阵地,将这一模式拓展到边境派出所,同时将硬件设施加以改善。7年来,共投入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240万元,打造具备不同功能,各具特色的红色蒙古包35处,开展了党的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学习、文艺文化活动、矛盾调解等活动500余场次,参与人次达8000余人次,拉近了党政警民之间的距离,在边境地区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

(三)乡村振兴全面推进。2021年以来,先后投入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1029.95万元,用于农村牧区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村内道路维修、安全饮水工程等项目,有序推进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带动乡村振兴,改善民生、稳边固边。

三、红色资源奏响边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强音

2022年以来,达茂旗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草原文化和党性教育为一体的优势,打造“同达共茂团结固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品牌。依托达茂旗浓厚的红色资源,立足百灵庙这一中心城镇,建设包头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馆、达茂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依托抗日武装暴动纪念碑、百灵庙抗日武装暴动纪念展厅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围绕三千孤儿入内蒙、齐心协力建包钢等习近平总书记讲过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用满都拉口岸、全国道德模范阿迪雅的先进事迹在满都拉镇打造北疆红色教育基地;依托希拉穆仁镇“潘志荣”工作室,建立达茂旗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借助龙梅玉荣旧居,在明安镇打造集体主义教育基地,架构起了“1+4+N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发展格局。充分挖掘红色资源、依托红色载体,推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场演出、国家的孩子分享“我的故事”等形式多样的课程,开展各类班次及主题党日活动共计468班次、参加2万余人,有效带动了周边农牧民就业,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同发展。

四、联合管控筑牢祖国北部边疆安全稳定屏障

以党建为引领,推行边境管控网格化管理,实行“军管线、警管面、一线牧户管点”的边境地区三级联防体系,在边境线设立103个北疆堡垒户,将其设置为草原110报警点,使他们成为党组织联系服务各族群众的“红色堡垒”,形成了军警地组织联建、信息联通、治安联防和党课同上、培训同抓、制度同建、典型同树、氛围同造的“三联五同”边境管控工作格局,形成了由各族干部群众共同守护的北疆安全稳定坚实屏障。

澳门网上真人赌场 十大信誉博彩公司 澳门赌场官网直营 澳门永利皇宫赌场 全国最大的赌博平台 松原市林业局 宿迁市水利局 昭通市林业局 长春市科技局 晋中市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