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尼特右旗总面积2.23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08万人,国境线长18.15公里。旗委、旗政府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持续推进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推动边境地区民族团结进步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实效。
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加强和完善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成立了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旗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7次,安排部署和研究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建立健全了旗、苏木(镇、街道)、嘎查(村、社区)民族工作三级网络数据库,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
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积极构建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依托全盟“一廊一带四个基地”共创共建格局,打造了全旗民族团结进步创建“1815”品牌。今年以来,全旗各级党组织依托乌兰牧骑展厅、“红书包”流动讲堂等教育基地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党日活动、群众性文化教育活动等形式多样活动700余场次,覆盖各族群众45000余人次。
着力发展城市民族工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一是认真落实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打造了全旗社区民族工作展厅,各社区为各族群众提供就业指导、法律援助等各类服务,使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二是落实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开展了“中航定点帮扶-携手向未来”旗第四小学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昭平县江口村小学手拉手结对主题活动,促进各族青少年广泛交流学习。三是落实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旗民族团结展馆、乌兰牧骑展厅、文化旅游点等地共接待旗内外游客2万余人,有效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二、“十四五”期间兴边富民行动取得显著成效
重点项目有序推进。投入实施涉及能源、工业、基础设施、农牧业基础设施等领域重点项目约100余项,总投资约300亿元,全面地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招商引资力度加大,累计对接企业128家,签订合作协议34份,引进区外资金19.78亿元。
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突出产业优先,投入各级衔接资金、京蒙协作和中航集团帮扶资金3.75亿元,组织实施各类项目190个,通过产业撬动、政策推动、就业拉动、消费带动,让振兴基础更加稳固,产业体系愈加完善。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不断完善交通体系,实施一改高建设项目和新建高速路项目,共计210.2公里;投入15107万元,新建农村牧区公路138.149公里,完成149.358公里的公路养护工程;全面保障人畜饮水安全,已完成水源井216眼、储水窖103处、提水入户30套。已完成4G基站建设4座、5G通信基站65座。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持续完善基本草原保护、草畜平衡、草牧场流转、土地资源利用、水资源管理、矿业开发等管理机制,划定禁牧区182.51万亩和草畜平衡区3105.65万亩。
社会保障水平全面提升。始终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的目标,每年财政用于社会事业和民生投入占财政总支出保持在60%以上,2022年达到69%。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达到307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7%,低于自治区控制目标3.3个百分点。
抓实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项目。2021年以来,积极争取上级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共3727万元扶持特色产业、壮大嘎查村集体经济、加强农牧民技能培训、建设农牧区基础、发放低氟边销茶等22个惠民项目,全旗7个苏木镇三千多户农牧民收益,实现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